[发明专利]一种四川桤木两段式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0858.1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绪东;张斌芳;向以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汉县林木种苗管理站;宣汉县益农园艺种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晏辉 |
地址: | 63615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川 桤木两 段式 育苗 方法 | ||
1.一种四川桤木两段式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种子母田培育阶段和大田排栽繁育阶段,种子母田培育阶段包括步骤如下:
(1)种子处理:用高锰酸钾液浸泡四川桤木种子后,再用清水浸泡,捞起下沉的种子与细土拌在一起;
(2)播种:采用大棚设施培土育苗,将步骤(1)处理后的种子撒播于育苗床上,覆土后浇透水;
(3)保持大棚湿度60-65%,平均温度22-24℃,幼苗出土后用锯末或稻草覆盖苗床,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用稀释人粪尿追肥1次;
栽培阶段包括步骤如下:
(1)芽苗移栽:在幼苗长出6~8片真叶时适量灌水后开始移栽,移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
(2)移栽后的管理:成活后每10天淡施人粪尿,6-8月后出圃造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川桤木两段式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母田培育的步骤为:
(1)种子处理:用0.1%高锰酸钾液浸泡种子2min后,再用清水浸泡24h,捞起下沉的种子与细土拌在一起;
(2)播种:采用大棚设施培土育苗,按10kg每亩的播种量撒播于育苗床上,覆土后浇透水;
(3)保持大棚湿度60-65%,平均温度22-24℃,幼苗出土后用锯末或稻草覆盖苗床,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用稀释人粪尿追肥1次;
栽培阶段的步骤为:
(1)芽苗移栽:5月中旬在幼苗长出6~8片真叶时适量灌水后开始移栽,移栽小苗的株行距为10cm×15cm,移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
(2)移栽后的管理:幼苗移栽10天后转青成活,成活后每10天淡施人粪尿,6-8月后出圃造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川桤木两段式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果球采摘:选用10-15年生的优良母树林,要求果球饱满,色泽鲜亮,无病虫害,果球采摘时间为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底;
(2)晾晒:选晴天进行晾晒,随时进行翻晒,防止雨淋;
(3)脱壳包装及储藏:脱壳后进行分选,保留籽粒饱满的种子用布袋进行分装,储藏温度在8-10℃,防止霉变;
(4)整地: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较荫蔽、土壤湿润、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土,也可选择地势较高又能离水的水田作苗床,作床前细致整地、经过深耕细耙、施足底肥并用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每亩用量25kg,碾碎撒施;或者3%硫酸亚铁液喷施,按宽1.2m作床,其长度依地块和种子数量而定,以方便田间操作;
(5)浸种消毒:播种前,将种子用0.1%高锰酸钾液浸泡2min,再用清水浸泡24h,将下沉的种子捞起与细土拌在一起准备播种;
(6)播种在早春2月播种,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用筛过的细土覆盖,厚度不超3mm,以不见种子为度,每亩播种量5-10kg,最多不超过15kg;
(7)播后管理:播种后,用稻草覆盖或用遮阳网搭棚,保持大棚湿度60-65%,平均温度22-24℃,在干旱天气应每日洒水1次,选择阴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出土后再用锯末或短节稻麦草覆盖苗床,用0.1%的退菌特、多菌灵或者托布津喷洒苗床并交替使用,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用稀释人粪尿追肥1次;
(8)芽苗移栽:在幼苗的稳定期,6~8片真叶,即在5月上旬至中旬移栽,先移植大苗,分期栽植,移栽前适量灌水,然后用手将小苗轻轻提起,放在保湿盆内,用湿毛巾遮盖,移栽时用小铲刀挖穴,一刀一苗,若主根过长可以适当剪短,移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移栽小苗的株行距为10cm×15cm;
(9)移栽后的管理;幼苗移栽后若不下雨,每天浇水1次,幼苗成活后每10天淡施人粪尿或0.5%~1%尿素,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10)苗木出圃:6-8月后桤木苗即可分级出圃造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汉县林木种苗管理站;宣汉县益农园艺种苗有限公司,未经宣汉县林木种苗管理站;宣汉县益农园艺种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08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连轧机支撑辊颈的轴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地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