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1266.1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覃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筑梦三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1/32 | 分类号: | A23G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打印 巧克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巧克力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巧克力主要是以可可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具有肥腴滑爽的口感和浓郁而独 特的香味,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脂肪和糖 类含量偏高,蛋白质含量偏少。另外,超细微晶纤维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高 分子化合物,无毒无味,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一种低热值、高纤维含量的物质, 本身具有油脂感,在降低热量的同时可起到改善食品口感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 了巧克力制品膳食纤维方面的保健功能。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 型系统,将打印材料逐层堆积粘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利用3D 打印技术可完成形形色色实物打印,从医疗到制造,从文物保护到科学研究。最 近,3D打印的触角又延伸到了食品领域,科学家开发出了用于食品的3D打印 机,将巧克力、黄油等食品原料当“油墨”,打印出口味和形状各异的食品。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巧克力存在的缺陷是浆料的流动性不好控制,太稀,打 印成型率低;太稠,容易堵孔;打印模型时熔化温度低。
因此,开发一种打印模型时熔化温度和模型立体成型率高、营养丰富的3D 打印用巧克力成为了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备方法,以解决打印模型时熔化 温度和模型立体成型率低,打印时太稠,容易堵孔等问题,本发明的巧克力可提 高打印时的升温速率、模型的熔化温度和立体成型率;本发明的巧克力具有稳定 的流动性,一定的粘度和稳定的成型温度值,耐热性好,打印时不会堵孔;本发 明的巧克力可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既保留有巧克力原有特性和口味,又造型 新颖美观的巧克力产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将可可粉、牛奶粉、大豆卵磷脂用隔水加热方法熔解为流动液态, 熔解温度为43-45℃,熔解时搅拌,搅拌的速率为20-100r/min,搅拌至液态物料 细度为21-22μm为止;
S2、精炼:将步骤S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增韧剂、增塑剂、相容剂、润滑剂、 助溶剂、流平剂、分散剂、乳化剂在超声功率为100-200W,温度为40-50℃,搅 拌速度为200-400r/min的条件下初经炼1-2h,获得初经炼料液,再向初经炼料液 中添加稳定剂、抗氧剂、助凝剂、抗菌剂、鲜味剂、香味剂、甜味剂在超声功率 为100-150W,温度为35-38℃,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初经炼0.6-0.8h, 得到巧克力料液;
S3、灭菌:将步骤S2制得的巧克力料液采用100-200目筛网过滤,完成后 进行灭菌处理,条件:温度为98-102℃,压力为210-230KPa,灭菌时间为10-20s;
S4、将步骤S3灭菌处理的巧克力料液在真空度为0.09-0.095Mpa,温度为 40-50℃下进行灌装、封口,冷却至温度≤25℃后即制得新型3D打印用巧克力;
所述增韧剂为美国杜邦30707;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环氧大 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滑剂为食用蜡;所述助溶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 述流平剂为环氧化豆油脂肪酸;所述分散剂由以下成分组成:羧甲基纤维素钾、 琼脂、改性淀粉、聚丙烯酸钾、海藻酸钾、糊精;所述相容剂为美国杜邦 EEA2112AC;所述乳化剂为硬脂酰乳酸钾;所述稳定剂为瓜尔胶;所述抗氧剂 为食品级抗氧剂9701;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抗菌剂为富马酸糠醇甲 酯;所述鲜味剂为肌苷酸钾;所述甜味剂为葡萄糖;所述香味剂为甲基环戊烯醇 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筑梦三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筑梦三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1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