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和环轨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1717.1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肖猛;章琢;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14 | 分类号: | B66C9/14;B66C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和环轨起重机。
背景技术
环轨起重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起升、变幅、回转动作的安装在环形轨道上的起重设备。如图1所示,现有的环轨起重机包括环轨a1、平台小车a2、平台a3、起重臂a4、桅杆a5、桅杆支架a6和配重装置 a7。其中,平台小车包括驱动装置a21。环轨起重机的整机重量和载荷是由若干个支撑轮承担,支撑轮包括驱动轮和随动轮。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a21是将减速机的转速和转矩传递给驱动轮的机构,从而实现环轨起重机在轨道上的回转。
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驱动装置a21中,减速机a212的转动部与驱动轮a211通过法兰和螺栓a213直接连接,减速机a212安装于平台小车a2的机架上。减速机a212提供的驱动扭矩带动驱动轮a211转动,同时,减速机a212也承受着驱动轮a211传递过来的径向载荷。
现有的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具有如下不足之处:减速机能承受的径向载荷作用越大,其提供的驱动扭矩也越大,其体积也越大。而环轨起重机的特点是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空间有限,需采用多个驱动装置联合工作,也就使得每个驱动轮需要较小的驱动扭矩,但须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这时,如果选择较小的减速机,则不能满足径向载荷作用的要求;如果选择满足径向载荷要求的较大的减速机,其提供的驱动扭矩则不能被有效利用。即现有的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难以同时满足其只需较小驱动扭矩但又须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和环轨起重机,旨在使驱动装置能同时满足较小驱动扭矩且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其包括:减速机,驱动轮以及轴承,减速机的驱动轴与驱动轮固定连接,驱动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环轨起重机的机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中心凹口的连接筒,连接筒用于与机架固定连接,驱动轮通过轴承与连接筒形成可转动的连接,减速机设置在中心凹口内。
进一步地,中心凹口靠近机架的一端的内周设有径向内凸的第一法兰,减速机的壳体的外周设有径向外凸的第二法兰,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法兰孔将连接筒和减速机一同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驱动轴的外周与驱动轮之间具有径向间隙。
进一步地,驱动轴的外周设有径向外凸的第三法兰,第三法兰与驱动轮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法兰设有用于对驱动轮进行限位以形成径向间隙的限位台阶。
进一步地,驱动轮设有围绕驱动轮轴心线的环形凹槽,轴承设置在环形凹槽内,连接筒套设在环形凹槽内并通过轴承与驱动轮形成可转动的连接。
进一步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环形凹槽的内周面上,轴承的外圈套设在中心凹口的内周面上。
进一步地,在环形凹槽的内周面和中心凹口的内周面上均设有用于对轴承进行轴向定位的定位台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轨起重机,其包括上述的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
由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轴承将驱动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环轨起重机的机架上,使驱动轮承受的较大径向载荷直接由机架承担,径向载荷不传递或很少传递至减速机承担,而减速机只用于向驱动轮传递驱动扭矩,从而实现提供较小驱动扭矩的减速机也可使驱动轮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环轨起重机相应地也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环轨起重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1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作业车伸缩臂动作精确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梯抱闸力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