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硝除尘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2635.9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玺;李雷;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78;B01D53/86;B01D53/56;B01D46/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除尘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烟气脱硝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向所述烟气中添加还原剂,得到第一烟气,所述第一烟气中包括粉尘、氮氧化物及还原剂;
S20:使所述第一烟气通过催化过滤组件,所述第一烟气中的粉尘被拦截在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表面形成滤饼,所述第一烟气中的还原剂和氮氧化物在所述催化过滤组件中发生脱硝反应生成氮气、水,得到洁净烟气;
S30:排出所述洁净烟气;
所述催化过滤组件包括烧结陶瓷纤维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烧结负载于所述烧结陶瓷纤维上;
所述催化过滤组件为微孔结构,包含多个用于所述第一烟气通过的微过滤孔,所述微过滤孔的孔径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烟气通过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方向;
所述微过滤孔的总体积占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总体积的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40:收集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表面的粉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0中,所述烟气包括NOX,加入的所述还原剂与所述烟气中的NOX的摩尔比为1∶1~1.1∶1;
和/或;
在步骤S20中,所述第一烟气中的还原剂在所述催化过滤组件中发生脱硝反应时,反应温度为250~380℃;
和/或;
所述还原剂为氨气、液氨或尿素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过滤精度级别范围为0.1μm~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及载体,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V2O5和WO3,所述载体为TiO2,在所述催化剂中,V2O5的重量比为1~5%,WO3的重量比为5~10%,其余均为TiO2;
或;
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及载体,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V2O5和MoO3,所述载体为TiO2,在所述催化剂中,V2O5的重量比为1~5%,MoO3的重量比为5~10%,其余均为TiO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为纳米级催化剂;
和/或;
在所述催化过滤组件中,所述催化剂所占的重量比为20~30%,其余为烧结陶瓷纤维。
7.一种烟气脱硝除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反应器;
进气管道,与所述反应器连通;
还原剂添加器,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用于向所述进气管道中的烟气添加还原剂得到第一烟气;
催化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中,用于拦截所述第一烟气中的粉尘及催化所述第一烟气发生脱硝反应;
所述催化过滤组件包括烧结陶瓷纤维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烧结负载于所述烧结陶瓷纤维上;
所述催化过滤组件为微孔结构,包含多个用于所述第一烟气通过的微过滤孔,所述微过滤孔的孔径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烟气通过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方向;
所述微过滤孔的总体积占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总体积的8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脱硝除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吹扫装置,固定在所述反应器上,且位于所述催化过滤组件的上方,用于吹落所述催化过滤组件表面的滤饼;
粉尘收集装置,位于所述反应器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滤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脱硝除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催化过滤组件上,所述压力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催化过滤组件内外的压差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若超过,则开启所述反吹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6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