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结构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2717.3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珍;周健儿;张王林;江瑜华;汪永清;常启兵;胡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0 | 分类号: | B01D69/10;B01D67/00;B01D71/02;C04B38/06;C04B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3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结构 陶瓷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结构陶瓷膜,包括多孔支撑层和分离层,分离层设置在多孔支撑层的表面,多孔支撑层的内侧和外侧的表面均设置有分离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非对称结构陶瓷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粗颗粒粉体原料和细颗粒粉体原料进行湿法混合,干燥后得到混合粉体;(2)将混合粉体、润滑剂、成膜助剂、造孔剂和水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进行真空练泥,然后置于密闭容器中陈腐一段时间,得到坯料;(3)利用挤压成型机将坯料挤出成型,得到湿坯,接着将湿坯干燥,得到生坯,然后将生坯烧成,得到非对称结构陶瓷膜。本发明的非对称结构陶瓷膜分离性能好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节能、操作方便和对环境友好等一系列优越性。分离膜根据制备材料可分为有机膜和陶瓷膜等,陶瓷膜与有机膜相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孔径易于调控、不老化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满足特别苛刻的使用要求,因而日益受到重视。
陶瓷膜一般为非对称结构,具有起支撑作用的多孔支撑层和起过滤作用的分离层。多孔支撑层的制备技术主要有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和注浆成型,分离层的形成主要有固态粒子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均采用溶液或浆料浸渍涂覆制备。
上述制备方法需要进行多次高温烧成,不但制造周期长,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能耗大和制备成本高。而且,由于从多孔支撑层到分离层所用原料粒径依次减小,细颗粒容易在孔道表面张力作用下进入多孔支撑层的孔隙中,导致多孔支撑层的孔隙堵塞,使非对称结构陶瓷膜的渗透阻力增加,分离性能下降。另外,受涂覆浆料稳定性和多孔支撑层表面粗糙度及孔洞等缺陷的影响,分离层的孔径分布难以控制,孔径分布范围往往较宽,甚至出现较大的孔洞缺陷,也导致分离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性能好的非对称结构陶瓷膜;以及工艺简单、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非对称结构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结构陶瓷膜,包括多孔支撑层和分离层,所述分离层设置在所述多孔支撑层的表面,所述多孔支撑层的内侧和外侧的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分离层。
优选地,所述多孔支撑层的厚度为0.5~4mm,平均孔径为2~25μm,孔隙率为35~47%;所述分离层的厚度为10~30μm,平均孔径为0.2~5μm,孔隙率为30~42%。
优选地,所述非对称结构陶瓷膜呈单管状、多通道管状或蜂窝状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非对称结构陶瓷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粗颗粒粉体原料和细颗粒粉体原料进行湿法混合,干燥后得到混合粉体;
(2)将所述混合粉体、润滑剂、成膜助剂、造孔剂和水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进行真空练泥,然后置于密闭容器中陈腐一段时间,得到坯料;
(3)利用挤压成型机将所述坯料挤出成型,得到湿坯,接着将所述湿坯干燥,得到生坯,然后将所述生坯烧成,得到所述非对称结构陶瓷膜。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粗颗粒粉体的平均粒径为10~120μm,所述细颗粒粉体的平均粒径为2~25μm,且所述粗颗粒粉体的平均粒径为细颗粒粉体的平均粒径的4~10倍;在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粗颗粒粉体的含量为65~85wt%,所述细颗粒粉体的含量为35~15wt%;所述湿法混合在混料机或球磨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离子交换膜连续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