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2962.4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吕又付;司徒文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7 | 分类号: | H01M10/617;H01M10/655;H01M10/6551;H01M10/655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李斌;杨晓松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电芯、相变体、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和导热片,所述相变体包覆于所述电芯外部,形成方形结构;所述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个端面上,且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导热片设于所述相变体的侧面上,且与所述外壳相接触。本发明通过相变体增大了电芯的散热面积,在电芯给外接设备供电时,电芯产生的大量热量传导到相变体上,可提高电芯的散热性能,实现快速散热而降低电芯温度的目的,并且在低温环境下,可通过加热片进行发热,提高电芯的温度而保证电芯的工作稳定性,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模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各国对能源需求量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以石油作为能源动力的工具或设备采用电力为驱动能源,二次功率型充电电池由于放电倍率大且输出功率大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储能系统和动力供给系统。现有二次电池在进行充电和放电是由其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来完成,充放电过程中的剧烈化学反应会伴随着大量的热量产生并集聚在电池内部,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温度过高而导致失去放电性能,甚至严重时会引起火安全事故;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电池内的离子活动性被极大地减弱,使电池充放电不稳定和使用的寿命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二次电池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温度过高而导致失去放电性能,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电池内的离子活动性被极大地减弱,使电池充放电不稳定和使用的寿命的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模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电池模组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电芯、相变体、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和导热片,所述相变体包覆于所述电芯外部,形成方形结构;所述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个端面上,且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导热片设于所述相变体的侧面上,且与所述外壳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上、下外表面上设有三角形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内包括绝缘体和设于所述绝缘体内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电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相变体的上、下表面覆盖有加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电路保护板和加热保护板,所述电路保护板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加热保护板通过导线与加热片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的上端设有通槽,所述导线内置于所述通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芯均匀设为多个,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相互串联或并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片通过胶贴贴合所述相变体的上、下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片为硅胶加热片,或碳纤维加热片,或聚酰胺加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片的厚度为0.2mm~1mm。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相变体增大了电芯的散热面积,在电芯给外接设备供电时,电芯产生的大量热量传导到相变体上,可提高电芯的散热性能,实现快速散热而降低电芯温度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2、本发明在低温环境下,可通过加热片进行发热,对相变体进行加温并将热量传递到电芯以提高电芯的温度,解决了现有电池内由于温度较温而导致的离子活动性被极大地减弱从而产生电池充放电不稳定和使用的寿命的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