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3732.X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2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文;庞雄奇;沈卫兵;霍志鹏;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烃源岩内 残余 有机 含量 进行 恢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残余有机碳恢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烃源岩在热演化进入成熟阶段后,随着大规模排烃作用的进行,其内残余有机碳(TOC)含量逐渐减小。对于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烃源岩而言,其内残余TOC较未排烃前的初始时期,差异更加显著。评价有效烃源岩下限值最重要的标准是烃源岩内有机碳(TOC)含量,若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残余TOC作为判别标准去评价烃源岩的有效性,必然会引起较大误差。因此,需要将烃源岩内残余TOC恢复至排烃前的原始状态(Ro=0.5%,Ro为热演化程度)。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TOC恢复方法,主要有自然演化剖面法、热解模拟实验法、化学元素守恒法、无效碳守恒法、化学动力学法、有机质演化规律法、降解率法等。但是由于上述方法的计算过程繁琐,导致恢复的效率低,或受到很多实验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恢复的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的方法,用以提高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恢复的准确率和效率,该方法包括:
根据烃源岩孔隙度测井数据,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初始时期的孔隙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孔隙度;
根据烃源岩密度测井数据,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初始时期的密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密度;
根据烃源岩生烃潜力随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的排烃效率;
对不同深度内烃源岩进行生烃量的物质平衡优化模拟,根据物质平衡优化模拟的结果,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有机母质在初始时期的初始重量及转化到任一演化阶段的生成产物组分的累积含量;
根据不同深度烃源岩内初始时期的孔隙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孔隙度、初始时期的密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密度、排烃效率以及有机母质的初始重量和生成产物组分的累积含量,对不同深度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的装置,用以提高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恢复的准确率和效率,该装置包括:
孔隙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烃源岩孔隙度测井数据,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初始时期的孔隙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孔隙度;
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烃源岩密度测井数据,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初始时期的密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密度;
排烃效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烃源岩生烃潜力随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的排烃效率;
有机母质含量计算模块,用于对不同深度内烃源岩进行生烃量的物质平衡优化模拟,根据物质平衡优化模拟的结果,计算不同深度烃源岩内有机母质在初始时期的初始重量及转化到任一演化阶段的生成产物组分的累积含量;
残余有机碳含量恢复模块,用于根据不同深度烃源岩内初始时期的孔隙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孔隙度、初始时期的密度和任一演化阶段的密度、排烃效率以及有机母质的初始重量和生成产物组分的累积含量,对不同深度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对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的方法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对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在计算过程中,加入烃源岩内相关参数的变化,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将这些参数相结合推导出来的,这些参数包括:孔隙度、密度、排烃效率以及烃源岩内有机母质的初始重量和生成产物组分的累积含量;同时,这些参数也考虑到了地层压实作用和烃源岩热演化过程对油气生排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另外,这些参数简单,且较易从自然条件下获得,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计算结果接近实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烃源岩内残余总有机碳含量恢复的准确率和效率,从而提高了利用残余有机碳含量作为有效烃源岩判别标准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塔里木盆地油田探井的平均井深变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塔里木盆地中碳酸盐岩烃源岩孔隙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塔里木盆地中碳酸盐岩烃源岩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3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