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学模型演示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3926.X | 申请日: | 2016-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张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1/04 | 分类号: | G09B1/04;G09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学模型 演示 教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学模型演示教具,它包含显示屏本体(1),该显示屏本体(1)两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耳座(2),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定位耳座(2)之间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转轴(3),位于显示屏本体(1)两端的两个转轴(3)之间设置有一圈贴合其外圆面的软玻璃(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时可以将数学模型的图谱模板放映到显示屏本体上,然后逐步的将各个数据填在软玻璃上,能够边讲解边填入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而当讲解下一课程时,启动驱动电机,附着在软玻璃上的一些粘贴教具即会通过隔板刮入到收纳腔内,当软玻璃上进入到擦字腔内后又可以通过擦字辊,将其表面上的墨迹擦拭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学模型演示教具。
背景技术
在教授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出相应的模型图谱,此类模型图谱绘制起来不仅非常的麻烦,严重的耽误了整体的教学进度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的办法都是采用幻灯片在课堂上使用,但是幻灯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法跟随教学进度的变化而相应的书写,而是一下子全部展示出来,因此教学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学模型演示教具,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显示屏本体1,该显示屏本体1两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耳座2,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定位耳座2之间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转轴3,位于显示屏本体1两端的两个转轴3之间设置有一圈贴合其外圆面的软玻璃4,其中位于显示屏本体1一端顶部的定位耳座2上安装有安装座5,所述的安装座5上安装有驱动转轴3转动的驱动电机6,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背面处设置有与其扣合配合的擦字盒7,所述的擦字盒7内通过隔板8分隔出一个收纳腔a和擦字腔b,所述隔板8的高度略高于擦字盒7的高度,所述的擦字腔b内安装有数个擦字辊9,该擦字辊9上植有绒毛。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时可以将数学模型的图谱模板放映到显示屏本体上,然后逐步的将各个数据填在软玻璃上,能够边讲解边填入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而当讲解下一课程时,启动驱动电机,附着在软玻璃上的一些粘贴教具即会通过隔板刮入到收纳腔内,当软玻璃上进入到擦字腔内后又可以通过擦字辊,将其表面上的墨迹擦拭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显示屏本体1,该显示屏本体1两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耳座2,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定位耳座2之间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转轴3,位于显示屏本体1两端的两个转轴3之间设置有一圈贴合其外圆面的软玻璃4,其中位于显示屏本体1一端顶部的定位耳座2上安装有安装座5,所述的安装座5上安装有驱动转轴3转动的驱动电机6,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背面处设置有与其扣合配合的擦字盒7,所述的擦字盒7内通过隔板8分隔出一个收纳腔a和擦字腔b,所述隔板8的高度略高于擦字盒7的高度,所述的擦字腔b内安装有数个擦字辊9,该擦字辊9上植有绒毛。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时可以将数学模型的图谱模板放映到显示屏本体上,然后逐步的将各个数据填在软玻璃上,能够边讲解边填入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而当讲解下一课程时,启动驱动电机,附着在软玻璃上的一些粘贴教具即会通过隔板刮入到收纳腔内,当软玻璃上进入到擦字腔内后又可以通过擦字辊,将其表面上的墨迹擦拭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3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