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桃树流胶病的治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74540.0 申请日: 2016-03-25
公开(公告)号: CN105746257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发明(设计)人: 李景柱;郑丽;汤涤洛;施仕胜;夏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N47/34;A01N47/18;A01N47/14;A01N47/26;A01P1/00;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710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桃树 流胶病 治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一种果树病害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桃流胶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桃树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食用价值较高的果树种类之一。然而,在湖北各地区因品种不同而染上桃树流胶病的危害程度也各有差异,大部分管理较差的桃园因染上桃树流胶病后桃树产量大减,重者整树死亡,这极大影响了种桃者的经济收入。

桃树流胶病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也可危害果实。一年生枝染病,初时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疣状小突起,后扩大成瘤状突起物,上散生针头状黑色小粒点,翌年5月病斑扩大开裂,溢出半透明状黏性软胶,后变茶褐色,质地变硬,吸水膨胀成胨状胶体,严重时枝条枯死。多年生枝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受害处变褐坏死,严重者枝干枯死,树势明显衰弱。果实染病,初呈褐色腐烂状,后逐渐密生粒点状物,湿度大时粒点口溢出白色胶状物。

也有认为是桃流胶系由真菌侵染引起,即由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树干、树枝的染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且从伤口或皮孔侵入,以后可再侵入。多年来,在生产上一直采用各种药物涂剂效果不是很好,治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效果好,治愈率高,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桃树流胶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步骤:

①用刮刀刮掉病部直至新鲜皮层;

②用烧红的铁条将新鲜皮层的刀口碳化;

③处理后涂抹上药剂对病斑消毒。

优选地,上述新鲜树皮为韧皮部。

优选地,上述的药剂为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优选地,上述的药剂的浓度为200-300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简单实用,治愈率达100%,伤口用药物处理是为了进一步防止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治愈后的桃枝图片;

图2是桃树流胶病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是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治疗后伤口愈合后的照片。

图2(白圈内)是桃流胶病病状图片。

①本发明利用高温灼疗桃树病部的新鲜韧皮部,使皮层碳化后有效阻止树液的外浸形成流胶。

②高温灼疗桃树流胶病所利用的是一把刮刀、一根铁条和一个燃烧的煤炉。

③所述的高温灼疗桃树流胶病,先用刮刀刮掉病部直至见新鲜皮层,再用烧红的铁条顶端将新鲜皮层的刀口碳化。

④本发明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投资极低,说明易懂一般人看后即会,易推行。

在新鲜皮层上也可加上药剂为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上述药剂的浓度为200-300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咸宁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4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