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4903.0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孙芬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对于显示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对于触控显示屏的需求,例如手机,电视,游戏机,电脑等电子装置。然而,目前的显示屏通常利用背胶将泡棉粘贴于框架上,泡棉无法粘贴平整,使得泡棉与框架之间容易产生气泡,导致显示屏产生水波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贴合平整的显示屏。
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第一框架和第一缓冲件,所述显示模组收容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的底部设置有反射片,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
所述显示屏通过在反射片上直接设置泡棉,使得反射片与泡棉连接处更加平整,不会产生气泡,避免了显示屏产生水波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屏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剖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剖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剖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揭示一种显示屏100,该显示屏100是手机、电脑、电视或游戏机的触控显示屏。该显示屏100包括基板10、显示模组、第一缓冲件40、第一框架50和第二框架60。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20和背光模块30。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基板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平行,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上方。所述基板10为一长方体。该基板10的形状尺寸大于所述显示面板20的形状尺寸。所述基板10是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是陶瓷基板等透明基板。优选地,该基板10为玻璃基板。
所述显示面板20优选为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20包括依次叠设的上偏光板21、彩色滤光片22、薄膜晶体管23和下偏光板24。所述基板10与所述上偏光板21通过第一胶层91粘贴固定。该第一胶层91与所述上偏光板21形状大小大致相同,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与所述上偏光板21之间。该优选地,该第一胶层91为光学胶。所述上偏光板21、彩色滤光片22、薄膜晶体管23和下偏光板24相互平行,并接触设置。所述上偏光板21与下偏光板24的形状尺寸大致相同。所述彩色滤光片22与薄膜晶体管23的形状尺寸大致相同。所述上偏光板21与下偏光板24的形状尺寸小于所述彩色滤光片22与薄膜晶体管23的形状尺寸。所述彩色滤光片22包括遮光部25,该遮光部25用以防止漏光,提高颜色对比度。该遮光部25位于彩色滤光片22朝向薄膜晶体管23的表面,且位于该表面的周缘。较佳的,该遮光部25为黑色矩阵。
所述背光模块3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下方,该背光模块30包括依次叠设的光学膜片31、导光板32和反射片33,具体的,所述光学膜片31、导光板32和反射片33相互平行并接触设置。所述光学膜片31和导光板32的形状尺寸大致相同,且均小于所述反射片33的形状尺寸。所述光学膜片31包括依次叠设的上增亮膜34、下增亮膜35和扩散片36,所述上增亮膜34、下增亮膜35和扩散片36相互平行并接触设置。所述上增亮膜34、下增亮膜35和扩散片36的形状尺寸大致相同。
所述第一缓冲件40与所述光学膜片31平行,且该第一缓冲件40设置于所述反射片33的底面。该第一缓冲件40的形状尺寸与反射片33的形状尺寸大致相同。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缓冲件40的形状尺寸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反射片33的形状尺寸。所述第一缓冲件40具有粘性,以通过其粘性直接粘贴设置于所述反射片33的底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40为亚克力泡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4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 下一篇: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