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太阳能提高效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及其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6775.3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华;陈钊;丁竑瑞;李艳;鲁安怀;胡晓东;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太阳能 提高效率 微生物 燃料电池 体系 及其 构造 方法 | ||
1.一种利用太阳能提高效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 包括:微生物、阳极室、阴极室、阳离子交换膜、阳极、阴极、负载和p-n结半导体太阳 能电池;其中,在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由阳离子交换膜分隔,在阳极室中放置能降解污染 物并能产电的微生物,在阳极室和阴极室中均放置电解质溶液,所述阳极和阴极分别放置 在阳极室和阴极室中,在阳极室和阴极室外的阳极和阴极之间串联负载,构成微生物燃料 电池;在阳极室和阴极室外,串联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所述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 池的正极与阳极连接,所述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负极与阴极连接,构成微生物燃料 电池体系;在太阳光照条件下,所述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协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共同驱 动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运转,增大回路中的电流,并提高污水处理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在阳极室和阴极室外串 联限流电阻,调节回路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采 用硅基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与 限流电阻组成一个回路,该回路的短路电流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短路电流的10倍以下。
5.一种利用太阳能提高效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能够能降解污染物并能产电的微生物;
2)在阳极室中放置培养好的能降解污染物并能产电的微生物,在阳极室和阴极室中均放 置电解质溶液,在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由阳离子交换膜分隔,在阳极室和阴极室中分别 放置阳极和阴极;
3)在阳极室和阴极室外,串联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正 极与阳极连接,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负极与阴极连接,构造一个太阳能电池协同微 生物燃料电池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在阳极室,微生物氧化初始电子供体获取能量, 同时产生电子,电子经微生物传递到阳极,再经由阳极传递至外电路并到达p-n结半导 体太阳能电池的正极;在太阳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在p-n结 半导体的内建电场的拉动下,光生电子向太阳能电池的负极移动,并通过导线向阴极室 的电解质溶液移动,与电子受体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光生空穴向太阳能电池正极移动, 与阳极来的电子复合,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协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共同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 体系运转,增大回路中的电流,同时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
4)在电路中串联负载实现电能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采 用硅基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如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 和阳极之间串联功率大的p-n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需在阳极室和阴极室外同时串联限流 电阻,调节回路电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与限流电阻的选取条件为,p-n 结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与限流电阻组成一个回路,该回路的短路电流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短路 电流的10倍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67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涂层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卷
- 下一篇:一种浸渍石墨双极板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