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影虚拟化制作的可控俯仰角全景摄影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6820.5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1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戈三;孙略;孔明敏;季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5/247;G03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影 虚拟 制作 可控 俯仰 全景 摄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景摄影系统,具体的说一种可控俯仰角的全景摄影系统, 属于摄影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影虚拟化制作已经成为未来电影摄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全景背景 影像的摄制技术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电影虚拟化制作技术是将虚拟摄影、虚拟场景建模、虚拟角色动画、实时 摄影机跟踪、实时渲染、实时合成以及实时预演等技术融入电影制作流程,整 合传统电影制作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电影生产效率、实现制作全流程的仿真、 预演、规划等功能的各类技术的总称。
随着电影拍摄技术和计算机科技水平的发展。数字特技制作在电影制作环 节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传统的电影特技是通过拍摄真实背景在绿幕或蓝幕前 拍摄前景,然后后期通过抠像进行合成,或者完全使用计算机进行背景的绘制、 三维角色的创作,最终合成。传统的电影特效制作方式在拍摄现场无法看到电 影最终的画面,完全凭借主创人员的经验在绿幕前拍摄,如果出现问题只能在 后期阶段发现。
在电影虚拟化制作过程中所用到的景物资产主要包含三个类别:一是与被 摄主题(演员)有直接接触或有遮挡关系的景物,这类景物一般是摄影棚内的 真实景物为主,距主体0-10米范围内;二是通过三维技术建立的虚拟三维景物, 这类景物一般距主体10-100米范围;三是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二维背景影像, 这类景物一般距主体距离超过100米。本专利所指全景摄影系统用于第三类资 产的拍摄。
全在电影虚拟化摄制过程中,全景背景影像用于场景中远景景物的预览。 景背景影像一般采用多台摄影机同时拍摄,利用后期技术对多机画面进行融合、 拼接,从而得到完整的全景影像。
电影虚拟化制作对全景背景影像的需求通常包括:
·每秒24帧动态影像拍摄能力。
·单机拍摄分辨率不低于4K。
·可实现360°水平视角拍摄。
·垂直视角尽可能大,最小不低于45°。
·角度分辨率不低于45像素/度。
由于电影虚拟化制作对全景背景具有一定特殊的需求,所以可以根据其特 殊需求设计技术方案,从而得到最优化的系统。
全景背景在电影虚拟化制作过程中主要用于远景的预览,前文已经分析过, 只有大约100米之外的景物才可以使用二维全景影像,而100米之内的景物一 般采用虚拟三维模型或者实景模型。基于此用途,在全景影像拍摄过程中,应 尽量回避前景物体,重点拍摄远景物体。如果在全景影像画面中出现中、近景 物体,画面中、近景物体会与三维模型甚至实景模型发生重叠、遮挡等关系, 从而造成透视上的错误,进而影响预览效果。
在常规水平拍摄情况下,地平线处于画面中间位置,地平线以下地面部分 绝大部分的面积均处于中、近景范围,在预览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一 般情况下,中、近景地面在预览过程中由三维虚拟模型或实景替代。
如果只进行水平拍摄,也就是俯仰角度不可调,会造成两方面的损失:一 是画面中有接近一半的面积被浪费,不能直接应用于影片拍摄;二是严重影响 整个系统的有效垂直视角,造成垂直视角的巨大浪费,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 能将拍摄主体全部记录下来的情况。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在保持每台摄影机水 平拍摄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摄影机数量,即增加全景拍摄系统整体物理分辨率, 再采取适合的摄影机分布方式,从而进一步获得更加宽广的垂直视角。但是这 种方案的代价是增加了系统复杂性,降低了系统可靠性,增加了系统成本,增 加了系统体积和重量,加大了拍摄难度。同时,由于仍然采用水平拍摄,画面 中仍有接近一半的内容处于中近景,是不能使用的,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此 方案并不适合电影虚拟化制作的实际需求。
方案二即是本发明提出的思路:是在不增加系统总分辨率的前提下,将每 一台摄影机的俯仰拍摄角度变为可调,使其可以根据机位、拍摄景物等条件精 确、灵活的控制,从而等效于获得更加宽广的动态垂直视角。此方案根据电影 虚拟化制作中对于全景背景的特殊需求所制定,在不增加系统复杂程度的基础 上,可以满足电影摄制的拍摄需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影学院,未经北京电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6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绳扭转光学辨识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可调节式监控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