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殖金蝉的温室大棚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7963.8 | 申请日: | 2016-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增伟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温室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设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专供养殖金蝉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金蝉俗称知了猴,主要是生长在林下的土壤里,靠吸吮树根的汁液生长,自然生长周期一般为5—17年,它在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带是一种高档食品,由于树林的砍伐和金蝉生长周期很长,所以自然界的金蝉越来越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也越来越高,2015年价格涨到每斤100元左右;现在人工养殖金蝉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主要是采用了人工人采卵、蝉卵的枝条处理、孵化、播种等技术,缩短了金蝉的生长周期,由过去的金蝉生长周期5—17年改变为人工养殖生长周期3年左右;为什么目前人工养的金蝉生长周期仍需3年左右呢?这是因为人工孵化的金蝉卵幼虫播种在地下的土壤里,一年中最适宜金蝉生长的25—35℃的环境土温只有约2个月,12—25℃的土温为缓慢生长土温,每年大约只有4个月,一年中约有6个月的时间土温是低于12℃的,是不适合金蝉生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土温低、能缩短金蝉生长周期的专供养殖金蝉的温室大棚。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温室大棚,保温板,导热管和温控小风机,其特征是,在温室大棚内的土壤下及周围有用保温板构成的保温层,在保温层以上的土壤内埋有“U”形导热管,导热管的一端有温控小风机,在温室大棚内的土壤里种植有供金蝉寄生的植物簸箕柳。
进一步优选,以上所述的温室大棚为带光控卷帘机的温室大棚;以上所述的保温板为塑料泡沫保温板;以上所述的导热管为不锈钢通风管;以上所述的土壤为沙土或壤土,厚度为0.8米。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晴天白天,该温室大棚内的气温当升高到18℃以上时,温控小风机便把大棚内的高温空气从“U”形导热管的一端吹入,把空气中的热量传导给下面较凉的土壤,使土壤温度升高,以利金蝉生长;土壤外有保温层,保温层可阻隔热量向外传导,因此该大棚内保温层内的土壤温度冬季时一般可比保温层外的土壤高10—20℃,这样大棚内的土壤温度每年约有8个月的时间可保持在24—36℃之间,约有4个月的时间可保持在12—23℃之间,也就是说,该大棚内的土壤一年中有8个月是最适宜金蝉生长的温度,另外的4个月也是金蝉缓慢生长期,没有12℃以下的土温,也就是说在该大棚内养殖金蝉,没有金蝉生长的停滞期,因此在该大棚内的土壤中养殖金蝉,生长周期短,每年8—9月播种,次年6—7月就可长成并收获;因大棚内种植的簸箕柳根须多,根的汁液多,能给金蝉寄生成长提供充足的养份;簸箕柳条由原来的露天种植一年只收割一次而产量低,因种植在该大棚内土壤湿润土温高生长旺盛,一年能收割三次而产量高,还因是反季节收割而价格高,所以收益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养殖金蝉的温室大棚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室大棚;2、卷帘机;3、导热管;4、温控小风机;5、保温层;6、簸箕柳。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殖金蝉的温室大棚,它包括温室大棚,保温板,导热管和温控小风机,其特征是,在温室大棚(1)内的土壤下及周围有用保温板构成的保温层(5),在保温层(5)以上的土壤内埋有“U”形导热管(3),导热管(3)的一端有温控小风机(4),在温室大棚(1)内的土壤里种植有供金蝉寄生的植物簸箕柳(6)。
进一步优选,以上所述的温室大棚(1)为带光控卷帘机(2)的温室大棚;以上所述的保温板为塑料泡沫保温板;以上所述的导热管(3)为不锈钢通风管;以上所述的土壤为沙土或壤土,厚度为0.8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增伟,未经朱增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7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钓鱼竿
- 下一篇:大唼蜡甲的人工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