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温大温差喷水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7999.6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宁;齐斌;邹样辉;吕培先;李彦良;岳晖;张利嵩;张凯;赵玲;曹知红;姜一通;王镭;楼海阳;张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C3/08 | 分类号: | F28C3/08;F28F2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温 温差 喷水 降温 装置 | ||
1.一种超高温大温差喷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入口(1)、第一布水管层(2)、第二布水管层(3)、耐高温筒体(4)和燃气出口(5);其中燃气入口(1)和燃气出口(5)分别位于耐高温筒体(4)的两端;第一布水管层(2)设置在靠近燃气入口(1)处,第二布水管层(3)设置在远离燃气入口(1)处;
耐高温筒体(4)为轴向水平放置的圆台结构,轴向长度为6.8-7.2m;燃气入口(1)和燃气出口(5)为圆形结构;其中燃气入口(1)半径为3.1-3.3m;燃气出口(5)直径为3.9-4.1m;
第一布水管层(2)设置在距燃气入口(1)0.6-0.8m的耐高温筒体(4)内壁上;第二布水管层(3)设置在距燃气入口(1)2.3-2.5m的耐高温筒体(4)内壁上;
第一布水管层(2)包括6根布水管,6根布水管沿周向均布在同一平面内,且沿径向指向所述平面的中心;第二布水管层(3)包括6根布水管,6根布水管沿周向均布在同一平面内,且沿径向指向所述平面的中心;
耐高温筒体(4)工作温度不小于3700K,工作时负压不小于100kPa;
耐高温筒体(4)设置有内壁(7)和外壁(6),内壁(7)和外壁(6)之间设置有间距100~150mm隔板(15),隔板(15)将内壁(7)和外壁(6)之间的圆环间隙分割成多个主动热防护冷却通道(8);
第一布水管层(2)、第二布水管层(3)中的布水管为多段变直径结构;从喷水管进水口(9)沿布水管方向分为三段变径结构;三段变径结构从喷水管进水口(9)沿布水管方向直径依次为48-52mm、30-34mm、18-22mm;布水管外壁上设置有雾化喷嘴(10)和加长管雾化喷嘴(16),雾化喷嘴(10)和加长管雾化喷嘴(16)交替对称分布在布水管的两侧,且位于布水管层的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大温差喷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喷嘴(10)能够利用常规供水压力,将冷却水充分雾化为直径小于100μm的液滴,并以初速为20m/s的60度实心锥形雾化水流,进入装置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大温差喷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降温装置采用短筒体结构,长度与进出口平均直径比小于2.0,燃气在其中的流动时间不大于38ms,出口截面温度能够均匀的下降至40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大温差喷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雾化喷嘴(10)包括喷嘴进水口(11)、旋流板(12)、喷嘴外壳(13)和喷嘴喷口(14);喷嘴外壳(13)为雾化喷嘴(10)的壳体结构,轴向一端设置有喷嘴进水口(11);旋流板(12)为X型结构设置在喷嘴外壳(13)内壁靠近喷嘴进水口(11)处;喷嘴喷口(14)设置在喷嘴外壳(13)的另一端,喷嘴喷口(14)直径为4-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79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