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加热SCR催化材料、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8543.1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张然;宋丽云;苏垚超;孙向丽;朱红太;尹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0 | 分类号: | B01J23/30;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scr 催化 材料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硝催化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加热SCR催化材料、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工业烟气中SO2、NO等大气污染物大量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尤其是SO2、NO形成的酸雨、光化学烟雾,多数人类健康问题与之有关。我国主要是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火力发电厂发展又比较迅猛,导致了我国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增加,我国大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刻不容缓。
SCR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一种脱硝技术,可应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等,理想状态下,可使NOx的脱除率达90%以上,由于此法效率较高,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固定源NOx治理的技术。此法的原理为: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用氨作为催化反应的还原剂,使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反应如下:
4NO+4NH3+O2→4N2+6H2O
2NO2+4NH3+O2→3N2+6H2O
目前,工业SCR催化剂的组成主要为V2O5-WO3/TiO2,钒钛基催化剂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单独脱硫脱硝技术都相对成熟。脱硫技术按脱硫剂分类主要有湿法、干法、半干法,脱硝技术大多建立在脱硫技术之后,分成两段式。但经过脱硫之后,烟气温度明显降低,大量锅炉烟气温度在180℃以下,远远低于脱硝所需反应温度300~400℃。为使脱硝过程进行,需加装换热器或烟气加热器等大型设备,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且成本提高、经济性下降(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贺泓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推动脱硝工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电加热催化材料,使催化材料在施加一定电压下,能够导电并实现自身发热,可达到所需的反应温度,改变传统加热烟气的耗能方式。有望解决烟气加热耗能高的问题,缩短加热时间,降低能源能耗,提高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加热SCR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电加热SCR催化材料主要由SCR催化剂、导电材料和粘结剂组成的成型固体材料。
所述的电加热SCR催化材料的结构优选为蜂窝型或波纹板式等。
所述电加热SCR催化材料中所述的SCR催化剂为复合型的或单一性的;如V2O5-WO3/TiO2催化剂。
所述的导电材料选自石墨、石墨烯、碳纤维、碳纳米管、SP导电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导电材料的添加量为SCR催化剂用量的3~10wt%,优选添加量为SCR催化剂质量的5wt%。
所述粘结剂常规的胶黏剂均可,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进一步在电加热SCR催化材料还可添加不同的助剂,如聚乙烯醇、硬脂酸、甘油、氨水等试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电加热SCR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用材料混合,添加液体溶剂(如水),经过捏合、挤出成型、烘干、焙烧,得到成型催化材料。
所述的捏合过程,可使材料达到均匀的泥状;烘干条件优选为温度30℃湿度70%保温4小时,然后温度50℃湿度70%保温4小时,然后温度50℃湿度50%保温4小时,然后温度70℃湿度30%保温4小时。焙烧条件优选为450℃3小时。
电加热SCR催化材料应用时:将电加热SCR催化材料置于脱硝系统中,在电加热SCR催化材料的两端加上电极并通电,调整电压,电加热SCR催化材料能够导电并实现自身发热,可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所需的反应温度。
进一步通过调整电加热SCR催化材料的相关尺寸来调整调整电加热SCR催化材料的电阻,使得电阻范围在103-104欧姆,电加热催化材料,长、宽、高(圆柱型时为直径)可以调整,形状也可以变化为波纹板式等其他形状。但应具有合适的电阻,范围在103-104欧姆。如尺寸为150*150*500mm时优选电阻在5×103~7×103欧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8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