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3D打印方法及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8829.X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闫国栋;王长明;叶春生;赵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07;B33Y10/00;B33Y4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84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打印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3D打印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沉积到基底上形成至少一层沉积材料;将能够腐蚀或溶解所述塑料的处理剂施加到已经沉积好的材料表面,处理后形成微孔;在具有微孔的材料表面进行更多层所述塑料的沉积,尚未凝固的材料进入到下层沉积材料的微孔之中,凝固后与下层沉积材料之间产生紧密连接;在新沉积的材料表面上施加所述处理剂,腐蚀出微孔,然后再继续新的材料层的沉积,以此方式层层叠加,从而获得三维的部件。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3D打印部件的层间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3D打印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在诸多3D打印工艺中,熔融挤出成型(FDM)是一种用于制备塑料3D部件的最常见的技术。其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是丝状的热塑性材料,如PLA、ABS、PC、尼龙等。首先,丝状材料通过喷头时被加热熔化。喷头按照零件三维图档的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同时挤出熔化的材料,材料与周围的材料粘结并固化,然后在已固化的材料上再进行另外一层的沉积。以此逐层叠加的方式最终形成三维的部件。这种工艺不使用激光,维护简单,成本低,多用于对精度和物理化学特性要求不高的模型设计和制造。目前市场上多数的桌面型3D打印机多采用这种工艺。
熔融挤出成型(FDM)工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材料是通过逐层叠加形成的,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强度不高,导致部件的抗冲击能力不好,这也是限制其作为结构件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3D打印方法及产品,提高3D打印部件的层间结合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沉积到基底上形成至少一层沉积材料;
将能够腐蚀或溶解所述塑料的处理剂施加到已经沉积好的材料表面,处理后形成微孔;
在具有微孔的材料表面进行更多层所述塑料的沉积,尚未凝固的材料进入到下层沉积材料的微孔之中,凝固后与下层沉积材料之间产生紧密连接;
在新沉积的材料表面上施加所述处理剂,腐蚀出微孔,然后再继续新的材料层的沉积,以此方式层层叠加,从而获得三维的部件。
进一步地:
所述处理剂为能够溶解所述塑料的溶剂。
所述溶剂包括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丙酮、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四氯化碳。
采用微滴喷射的方式将所述处理剂施加到已经沉积好的材料表面。
形成的微孔的直径在100微米以上。
每层沉积材料上腐蚀出的微孔的总面积不超过每层沉积材料面积的50%。
当沉积材料层的厚度小于1毫米时,每次施加所述处理剂之前,先逐层沉积使沉积材料的总厚度达到1毫米以上的预定厚度后再施加所述处理剂。
所述预定厚度为1毫米或1.5毫米。
所述塑料为聚乳酸、ABS、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或尼龙。
一种塑料3D打印产品,采用前述任一种塑料3D打印方法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3D打印方法,通过在已沉积的材料表面制作出微孔,使刚沉积的上层材料在未固化之前进入微孔之中,增加两层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固化之后形成更为牢固的结合,提高3D打印部件的层间结合力。与传统的熔融挤出成型方法相比,此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材料层之间的结合力,尤其适合较大尺寸部件的3D打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8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洒出水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称重的电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