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络筒机智能捻接循环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9495.8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1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颜贻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9/04 | 分类号: | B65H69/04;B65H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机智 捻接 循环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智能捻接循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第二代络筒机的单锭捻接循环动作采用机械控制方式,通过循环轴电机带动捻接动作各部件齿轮旋转,从而完成纱线打结动作。但机械式捻接循环控制,动作单一,且一旦进入捻接循环过程,动作不可逆,必须完成一次打结动作,工作效率低,而且一个电机带动多个齿轮动作,造成维修时不方便,单锭报警时只能红灯闪烁,具体故障报警原因不能明确指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改变了自动络筒机单锭捻接循环动作的控制方式,由原来简单重复的机械控制方式,改为采用独立电机驱动,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的智能控制方法。可高效完成打结循环动作,提高动作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自动络筒机智能捻接循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单锭捻接装备进行工作,所述单锭捻接装备包括槽筒、护纱板、防缠绕传感器、电子清纱器、空捻器、预清纱器部件、锭脚、大吸嘴、小吸嘴、筒纱,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大吸嘴、小吸嘴、捻接器进行捻接循环动作;各个步进电机都带有霍尔传感器,检测执行位置;带有下纱传感器,可准确判断下纱路有无纱线,配合捻接循环控制;可通过上位机设定单锭的上双、上捕、换管等报警阈值,以提高捻接成功率;捻接循环的逻辑控制方式,单锭报警可通过单锭显示板用中文显示出来;
所述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第1步,单锭捻接装备启动;
第2步,络纱;
第3步,电清切纱;
第4步,槽筒停转,支臂抬起刹车;
第5步,大吸嘴抓纱,回位;
第6步,电清判断有无纱线,无,转第5步;
第7步,判断是否超过设定捕纱次数,否,转第9步;
第8步,上捕纱报警,转第23步;
第9步,判断是否为双纱,否,转第11步;
第10步,上双纱报警,转第23步;
第11步,小吸嘴抓纱;
第12步,判断有无下纱,否,转第20步;
第13步,小吸嘴抓纱,放入捻接器,捻接器动作;
第14步,槽筒转动,电清检测接头,判断捻接成功吗?是,转第2步;
第15步,判断是接头不合格还是接头脱开?若是接头不合格,否,转第17步,
第16步,验结报警,转第23步;
第17步,接管成功,判断连续脱头三次吗?是,转第19步;
第18步,抓纱报警,转第23步;
第19步,挂纱报警,转第23步;
第20步,判断换管是否达到设定值,否,转第22步;
第21步,换管报警,转第11步;
第22步,换管,转第13步。
第23步,结束。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捻接循环的各个执行部件,使得各执行部件可控,提高捻接成功效率;
2)本发明通过对各执行部件的位置检测,配合光电传感器,可精确的判定单锭捻接状态;
3)本发明各个捻接执行部件单独分开控制,便于维护维修;
4)本发明单锭的机械结构简化,内部结构更清晰;
5)本发明通过单锭显示板明确显示单锭报警内容,便于挡车工及保全工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用单锭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中:1、槽筒;2、护纱板;3、防缠绕传感器;4、电子清纱器;5、空捻器;6、张力盘;7、剪刀部件;8、预清纱器部件;9、下导纱板和下纱传感器;10、锭脚;11、管纱;12、大吸嘴;13、小吸嘴;14、筒纱;15、单锭显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