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0117.1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惊雷;章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景(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王莹,于宝庆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湿法 硫酸 冷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酸性气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文献(硫酸工业、1998(2)、23~40)描述:一台典型湿法制酸用冷凝器,进入硫酸冷凝器的含SO3、H2O的酸性气温度最高可达300℃,酸性气从底部进入硫酸冷凝器中,在硫酸冷凝器中,随着酸性气温度降低,SO3气体与H2O蒸汽发生水合反应生成硫酸蒸汽,同时硫酸蒸汽冷凝为93~98%的浓硫酸。其反应式如下:
浓硫酸在冷凝器底部聚集并排出,尾气从硫酸冷凝器顶部出口排出,温度90~110℃。整个过程中由空气进行冷却。所需的空气由鼓风机供给。下文中的酸性气均指含SO3、H2O的酸性气,尾气均指已经脱除SO3的酸性气。
目前,硫酸冷凝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通常为一壳体,在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材质一般为玻璃。根据换热管的布置方式,可分为立式冷凝器与卧式冷凝器。其中立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垂直于放置平面,卧式冷凝器的换热管与放置平面相水平。
专利(CN 202945060 U)描述了一种典型的立式冷凝器,其中酸性气走管程,作为冷却介质的空气走壳程。其优点在于酸性气走管程,酸性物质不与冷凝器壳体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对于壳体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耐酸性能的要求,普通的碳钢即可满足使用要求,降低了设备成本。但是由于立式冷凝器所使用的玻璃管的长度一般在6m以上,对于单支玻璃管而言,其刚性下降,耐热冲击性差,在进出口的气体温度变化从280~90℃的条件下,温差近200℃,玻璃管由于受热不均,极易破损,影响设备换热,严重时,酸性气串入冷却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须添加硅油颗粒,使得酸雾结成大滴液体冷凝下来,添加硅油颗粒增加操作流程。
专利(CN 102384696 A)描述了一种典型的卧式冷凝器,其中酸性气走壳程,作为冷却介质的空气走管程。其优点在于玻璃管采用均跨设于壳体的两壁之间,有效缩短玻璃管的长度,其长度一般在2~4m,提高了玻璃管的刚性,同时对于单管而言,其温差低于60℃,克服了玻璃管易破碎的问题。但是由于酸性气走壳程,设备对于壳程的耐酸、耐高温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在壳体内衬PFA或PTFE板材,增加了设备成本。
与此同时由于各个项目所处理的酸性气的气量、组成均不近相同,导致湿法制硫酸用冷凝器均为非标设备,无法形成标准化,从而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一旦冷凝器的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符时,需要对冷凝器进行整体改造或更换,导致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制硫酸冷凝装置成本高、难以适用于多种工况需求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底槽模块,位于所述冷凝装置底部,呈漏斗形,侧部设置有酸性气入口,底部设置有硫酸排液口;
多个冷凝模块,位于所述底槽模块之上,包括至少一个立式冷凝模块与至少一个卧式冷凝模块;
除雾模块,位于所述多个冷凝模块之上,呈梯形,内部设置有除雾单元,顶部设置有尾气出口;以及
气路连接模块,包括有气路通道,以连通相邻两冷凝模块的冷却介质气路。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中,所述多个冷凝模块包括一个立式冷凝模块与至少一个卧式冷凝模块,所述立式冷凝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槽模块之上,所述卧式冷凝模块设置于所述立式冷凝模块之上。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中,所述底槽模块内部设置有蓄热单元,其为耐酸蜂窝陶瓷,孔径为大于1mm,优选为5~25mm,孔隙率为不低于65%,优选为72~85%。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中,所述立式冷凝模块包括立式管壳式换热装置,冷却介质流经壳程,待冷凝的酸性气流经管程;所述卧式冷凝模块包括卧式管壳式换热装置,冷却介质流经管程,待冷凝的酸性气流经壳程。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湿法制硫酸用冷凝装置中,所述立式管壳式换热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换热管的上、下水平管板,所述上、下水平管板之间还设置有导液管,其上端口与所述上水平管板相持平,以导流所述上水平管板上聚积的硫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景(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景(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防震钢木结构框架楼楼柱的套筒组件
- 下一篇:耐冲击、耐磨风镐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