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面抽运板条激光器柱透镜的安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0223.X | 申请日: | 2016-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蔚然;陈艳中;何建国;于佳琦;郭广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941 | 分类号: | H01S3/0941;G02B2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大面 抽运 板条 激光器 透镜 安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大面抽运的板条激 光器泵浦面阵慢轴整形柱透镜的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激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半导体抽运的固体激光 器因热效应小、稳定性好、结构紧凑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应用。进人20 世纪80年代,随着半导体激光技术的发展,单个激光二极管的性能得 到很大提高,尤其是半导体列阵的迅速发展,使固体激光器呈现勃勃生 机。
对于传统的圆棒状激光工作介质,抽运将在介质中产生高热负载, 在冷却过程中将在工作介质的径向产生明显的温度梯度,由此带来热透 镜、应力退偏等热效应,导致输出功率下降,光束质量降低,甚至给激 光介质带来损伤。
为解决传统圆棒状激光工作介质的热效应问题,激光介质主要选择 薄片介质、光纤介质和板条介质这三种。薄片介质因其薄的特点,散热 面积大而容易,因此减少了热效应带来的畸变问题;光纤介质因其外形 细长的特点,散热长度足够长,从而加大了散热长度,有效降低了热效 应;板条介质也能有效降低热效应带来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板条介质的应用为LD泵浦板条激光介质,一 方面,其温度梯度在厚度方向上呈一维分布,这大大降低了热透镜和热 致双折射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激光在厚度方向呈“之”字形锯齿状前 进,补偿了热透镜效应和热畸变效应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输出功 率和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
以板条为工作介质的激光放大器按抽运方式分类主要有端面抽运、 侧面抽运和大面抽运三种类型。大面抽运板条激光器的优点是:抽运面 受光面积大,抽运均匀性好,能输出较大功率,光束质量好。为了确保 LD抽运面的受光均匀性,提高光束质量,需要对抽运光源进行整形及 匀化。LD抽运光源快轴方向发散角较大,一般采用波导的方式进行整 形和匀化,慢轴方向的发散角较小,为小视场,采用准直光学系统进行 整形。
大面抽运板条激光器的抽运源为LD面阵,即由LD迭阵平行排布 形成面阵,对同一迭阵的慢轴可统一进行整形,不同的迭阵需要使用平 行排布的柱透镜组合进行整形。一般将柱透镜组合安装在同一机械件上, 采用封胶的方式安装,再整体与抽运面阵安装。现有技术的安装方案没 有相应的检测光路,装配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大面抽运板条激光器 柱透镜的安装系统,能够提供相应的检测光路,从而提高装配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 于大面抽运板条激光器柱透镜的安装系统,该安装系统包括:
指示光源,用于提供指示光;
狭缝阵列,设置在所述指示光源的出光方向上,用于将所述指示光 转换为多个小尺寸线性光斑;
反射镜,用于按照预设角度改变所述光的路径;
柱透镜,用于对经过所述反射镜后的所述光斑进行反射,以通过检 测所述狭缝阵列的反射光来检测所述柱透镜装配是否平整。
其中,所述狭缝阵列的狭缝和所述柱透镜相匹配。
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90度。
其中,所述反射镜的尺寸大于所述柱透镜的尺寸,并且所述反射镜 的镜架上设置有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所述反射镜的方向。
其中,所述安装系统还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架底座,所述支撑架用于 支撑所述柱面镜,所述支撑架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架。
其中,所述安装系统还包括高度平移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 支撑架底座的连接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以达到调整所述柱 透镜的高度的目的。
其中,所述安装系统还包括俯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高度平移台 和所述支撑架的连接处,用于对所述柱透镜进行俯仰调节。
其中,所述安装系统还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机械手、 安装支架和安装支架底座,所述安装支架支撑所述机械手,所述安装支 架底座支撑所述安装架。
其中,所述机械手与所述柱透镜接触的面设置为平面,并设置有柔 性材料,以避免对所述柱透镜造成损坏。
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底座上设置一水平平移台,用于调节机械手与 安装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频中红外激光光源
- 下一篇: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中绝缘体的震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