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荟的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0889.5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火园艺科技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荟 高效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芦荟的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属于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 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
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芦荟的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学肥料,不绿色环 保,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要求的芦荟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芦荟的高效栽培方法,具有可靠性高、效 果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同时在种植养殖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芦荟的高效栽培方法,其步骤包括: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砂质土壤的田块作为种植田,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800- 1000公斤;
20-30天后,耕细耙平,作宽1.0-1.2米的畦;在3-4月,选择无伤病、叶片饱满的幼苗,保 留2-3片叶子,输出多余的叶子;
按照50-60厘米*50-60厘米的株行距进行幼苗的定植,填土夯实,浇足定根水;
在萌发新芽前,每天进行一次浇水,当萌发新芽后,每5-7天浇一次水;在萌发新芽后、 开花前和谢花后各施一次追肥,所述追肥包括有机肥80-120份、尿素5-10份、过磷酸钙10- 15份;当芦荟种植2-3年后,当叶片长于20厘米时,就可以切割采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挖去幼苗时,需要带土挖取,并将幼苗放置在温度 为15-20℃的环境下保存。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年进行2次叶片的修剪,疏除病变叶片和底部的老 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帮助植物的更好的生长,而且 绿色环保、无污染,方便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芦荟的高效栽培方法,其步骤包括: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砂质土壤的田块作为种植田,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800- 1000公斤;
20-30天后,耕细耙平,作宽1.0-1.2米的畦;在3-4月,选择无伤病、叶片饱满的幼苗,保 留2-3片叶子,输出多余的叶子;
按照50-60厘米*50-60厘米的株行距进行幼苗的定植,填土夯实,浇足定根水;
在萌发新芽前,每天进行一次浇水,当萌发新芽后,每5-7天浇一次水;在萌发新芽后、 开花前和谢花后各施一次追肥,所述追肥包括有机肥80-120份、尿素5-10份、过磷酸钙10- 15份;当芦荟种植2-3年后,当叶片长于20厘米时,就可以切割采收。
在挖去幼苗时,需要带土挖取,并将幼苗放置在温度为15-20℃的环境下保存。
每年进行2次叶片的修剪,疏除病变叶片和底部的老叶。
本发明芦荟的高效栽培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帮助植 物的更好的生长,而且绿色环保、无污染,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 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火园艺科技开发中心,未经苏州星火园艺科技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8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