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燃气温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2067.0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思东;周胜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2M31/125;F02D41/02;F02B77/08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44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燃气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机动车用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燃气温控器。
背景技术
天然气汽车,无论是LNG还是CNG,在日常使用时,首先需要对天然气进行加热。LNG刚刚从气瓶中输送出来就需要经过汽化瓶进行气化,而CNG从气瓶中出来后,需要经高压滤清器和减压器将高压天然气降到设定压力,所以,无论是LNG使用的汽化瓶还是CNG使用的减压器,都需要使用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加热。
但是在天然气汽车的日常使用中,也会出现因发动机冷却水加热过慢造成燃气管及燃气零部件结冰的现象,上述问题在寒冷的冬天尤为明显。燃气管及燃气零部件结冰的现象不仅会使燃气零部件损坏,而且还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性能下降的现象,再加上目前尚没有出台相应的天然气法规标准,导致各类天然气成份差异很大,而且天然气中会含有不明杂质,容易造成燃气零部件阻塞,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天然气同时进行过滤和加热,保证天然气加热温度恒定的自动燃气温控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自动燃气温控器,包括精滤壳体,所述精滤壳体内设有贯穿所述精滤壳体的圆柱形的加热精滤腔,所述加热精滤腔的后端密封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设有燃气出气孔,所述加热精滤腔的前端密封安装有粗滤壳体,所述粗滤壳体内设有贯穿所述粗滤壳体的圆柱形的粗滤芯安装腔,所述粗滤芯安装腔内安装有粗滤芯;所述粗滤芯安装腔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上设有燃气进气孔,所述后端盖和所述粗滤壳体之间安装有金属发热筒,所述金属发热筒将所述加热精滤腔分隔为位于所述金属发热筒外的电磁线圈安装腔和位于所述金属发热筒内的精滤芯安装腔,所述电磁线圈安装腔内安装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所述加热精滤腔的内壁和所述金属发热筒的外壁之间分别设有隔热层,所述精滤芯安装腔内安装有筒形的精滤芯,所述后端盖兼做所述精滤芯的安装座,所述精滤芯的前端设有精滤芯压板,所述精滤芯压板和所述后端盖之间设有将所述精滤芯压板、所述精滤芯固定安装在所述后端盖上的压板螺杆;所述精滤芯压板将粗滤芯安装腔和所述精滤芯安装腔分隔,所述精滤芯压板上对应所述精滤芯的内腔处设有连通所述粗滤芯安装腔和所述精滤芯安装腔的混流孔,所述精滤芯和所述金属发热筒之间设有燃气汇流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连通所述燃气汇流腔和所述燃气出气孔的汇流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连接有电磁加热自动控制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加热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后端盖上且伸入至所述燃气出气孔内的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精滤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安装座,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座内安装有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连接有电流变频器,所述电流变频器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粗滤壳体外表面设有变频器安装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控制器包括封装在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座内的CPU微处理器,所述CPU微处理器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嵌装于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座的表面,所述显示屏一侧设有控制按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按键包括电源按键、功能按键、单位按键、复位按键和外联按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板螺杆设置为金属螺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天然气在经过本温控器时,粗滤芯和精滤芯对天然气进行两次过滤,提高天然气的质量,同时通过电磁加热线圈、金属发热筒和压板螺杆的配合,在电磁加热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可以对天然气的加热温度进行设定,并实时检测出气端燃气的温度,根据实际温度来调整电磁加热线圈的交流电频率,从而调整加热温度,最终得到温度恒定的天然气,从而避免冬季使用时出现燃气管及燃气零部件结冰的现象,保证燃气的顺利输送,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2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