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批式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2386.1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娟;赵立欣;姚宗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3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式干 发酵 工艺技术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厌氧发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的批式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
背景技术
厌氧发酵是国内外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氢气等生物能源的主要措施,目前厌氧消化技术以传统湿发酵为主,发酵前要通过加水等方式将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有机物含水率调配到90%以上后投入厌氧消化器内。该发酵方式一方面为满足发酵所需的中温或高温条件,需要将有机物和水全部加热,大大增加了能量消耗,降低了能量输出率;另一方面,发酵后的发酵剩余物经固液分离脱水后的固态物质(沼渣)含水率仍达到70%以上,由于发酵残余物的利用涉及运输成本、利用方式和经济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目前大量沼液沼渣等发酵残余物不能得到合理利用,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
干发酵技术由于发酵物料浓度高、原料适应性广、基本不产生沼液等优点,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但是干发酵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由于厌氧的气密性要求,主要采用全进全出的批次发酵形式,造成生产的阶段性和间断性,会出现产气高峰和低谷,供气不连续;其次,由于发酵物料流动性差,很难通过温度、接种量、添加剂等进行直接调节,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全部清除后重新启动;第三,固体物料一般采用人工加皮带输送方式进出料,进出料时间长,进出料期间有硫化氢、甲烷等危险气体产生,给操作者带来一定安全威胁,且出料困难,这些都限制了固体发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目前干发酵工艺技术无法连续运行、进出料困难、环境调能力控差等问题,本专利研究开发了一种批式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主要由环形发酵系统、渗滤液收集与回流喷淋系统、气体收集利用系统、发酵剩余物处理利用系统等构成,通过带坡度的轨道进行集装箱式序批式进出料,可满足厌氧持续稳定的进行;通过渗滤液收集、调质与回流喷淋,进而控制其接种、传热等关键参数;根据进料、好氧、水解酸化、产甲烷等不同阶段分相进行控制,每个阶段均可独立或联合进行气密封闭。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批式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主要包括进料单元、预处理单元、厌氧消化单元、出料单元、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调质设施、喷淋系统、沼气净化系统、沼气贮存利用设施和发酵剩余物利用系统,其中进料单元、预处理单元、厌氧消化单元、出料单元组合成环形发酵系统,设置在一条环形轨道上,按照进料、预处理、厌氧发酵、出料的工艺顺序排列,保证物料发酵持续进行。
上述批次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中,环形发酵系统分为若干个可独立密封的空间,便于对进料、预处理、厌氧发酵以及出料等不同阶段进行分别控制,以得到各阶段所需的环境条件。
上述批次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中,环形发酵系统内各单元均采用集装箱,其中厌氧发酵单元由若干个集装箱组成,集装箱的个数根据发酵原料的特性不同而不同,多个集装箱发酵可保证发酵系统的沼气总产量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单个集装箱发酵出现的产气高峰和低谷的问题,保证沼气持续稳定供应。
上述批次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中,环形轨道从进料单元、预处理单元、厌氧发酵单元到出料单元有一定坡度,以保持每单元内的集装箱无需外加动力即可沿既定轨道运行。
上述批次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中,厌氧消化单元产生的渗滤液由渗滤液收集系统收集后,在渗滤液调质设施调质、混合、加热后通过喷淋系统喷淋到厌氧消化单元内的物料上,实现循环接种、传质传热、渗滤液循环利用,避免沼液外排。
上述一种批次干发酵工艺技术及设施中,集装箱轮和轨道的接触点为常温硅橡胶,同时每个单元均设有pH、温度、甲烷、氧气、硫化氢等在线传感器,可以实时在线监测物料发酵参数及气体成分,观测发酵系统是否正常运行,避免发酵系统内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优越性:通过集装箱式进出料满足工程快速进出料的要求,并通过缩减厌氧消化器体积和占地面积,降低了工程投资;并通过渗滤液收集、调质与回流喷淋,满足固体物料的孔隙度、接种和传热等厌氧环境控制要求。分相式厌氧消化工艺为厌氧水解、酸化、产甲烷等多个环境提供各自所需的差异性环境条件,为保障高效厌氧提供可控的环境控制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批式干发酵工艺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为固态有机废弃物,2为接种物,3为进料单元,4为预处理单元,5为厌氧消化单元,6为出料单元,7为渗滤液收集系统,8为渗滤液调质设施,9为喷淋系统,10为沼气净化系统,11为沼气贮存利用设施,12为发酵剩余物利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2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基存放装置
- 下一篇:分离小鼠内耳毛细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