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2663.9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3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王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好饰家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4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3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框架 传送带 推料板 承载装置 打磨装置 上料装置 推动装置 抛光 推料杆 倒角 设备技术领域 抛光装置 驱动装置 推力作用 支撑板材 竹木加工 承载面 出料口 推料口 平滑 放入 竖直 推送 压轮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竹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限位框架、推动装置和承载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传送带、压轮和位于传送带一侧的抛光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推料杆,所述推料杆的端部设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用于穿过推料口将板材从限位框架中推出出料口;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板材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L型承载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者可以快速的将板材放入限位框架,在传送带的拉力和推料板的推力作用下,板材被从限位框架中推出,板材推送快速平滑不卡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竹木板板材加工行业中,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打孔,打孔后对竹板板材工件(呈矩形)的侧边进行砂磨倒角抛光处理,主要运用的是人工和半自动化手段。人工手段包括手动上料的方式,缺陷在于:人工操作易产生误差,导致合格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半自动化的操作对每一块竹板工件加工都需要按一下开关,板材进行上料卸料也都有间歇性的停顿,且上料时,将板材人工搬运到作业台上,需要对每个板材按照一定位置进行排列放置后,进行传送加工作业,造成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也低,也不利于保证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板材上料自动化,板材抛光质量高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限位框架、推动装置和承载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传送带、压轮和位于传送带一侧的抛光装置;
所述限位框架包括用于框住板材四个角的四个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在板材传送方向上与传送带的传送平面形成用于单个板材推出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板材厚度小于板材厚度的两倍,所述限位框架上出料口相对位置上设有推料口;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推料杆,所述推料杆的端部设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用于穿过推料口将板材从限位框架中推出出料口;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板材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L型承载面,所述L型承载面位于限位框架底部;所述传送带上部设有用于压住板材的压轮,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平面的起始端位于限位框架底部,所述传送带的起始端位于L型承载面的内侧,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平面与L型承载面平行。
进一步的,上述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中,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纵向打磨板材的第一抛光装置和横向打磨板材第二抛光装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中,所述板材传送方向一侧的两个立柱分别与另外一侧的相对的两个立柱之间通过螺杆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中,所述机架上位于限位框架下部在板材传送方向上设有从动轮。
进一步的,上述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中,所述从动轮表面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上述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中,所述推料板的厚度与板材厚度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可将板材较自动稳定的输送到传送带上并进行打磨,在抛光装置打磨板材时,传送带后方的操作者可以快速的将板材放入限位框架,板材由于限位框架的限位作用排放整齐不会歪斜,不用特意整理板材位置,需要将板材进行传送时,在传送带的拉力和推料板的推力作用下,板材被从限位框架中推出,板材推送快速平滑不卡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板材倒角抛光的装置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好饰家竹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好饰家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2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