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3139.3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楚增勇;邹贤帅;费俊杰;王春华;蒋振华;李公义;李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陈亚琴;宁星耀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结构 氮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氰二胺研磨,过400~600目筛后放入瓷舟,并置于加热装置中通入氮气,然后以1~3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700℃,并保温1~4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淡黄色固体g-C3N4;
(2)将步骤(1)所得淡黄色固体g-C3N4进行研磨,过400~600目筛,再将其加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6.0mol/L的水溶液或醇溶液中,80~150℃下,冷凝回流,并搅拌4~24h,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样品超声分散,过滤,得滤液和滤渣,透析滤液得纳米结构氮化碳水溶液;所述淡黄色固体g-C3N4与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或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100mg:10~60mL;
(3)将步骤(2)所得纳米结构氮化碳水溶液冷冻干燥至恒重,得纳米结构氮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透析是指用分子量为500~3000的透析袋,透析1~4d至中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过滤使用孔隙率为0.45μm的尼龙滤膜,通过布氏漏斗减压抽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步骤(2)所得滤渣加水超声分散后,用分子量为500~3000的透析袋,透析1~4d至中性,再冷冻干燥至恒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超声分散的条件为180w功率下超声1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超声分散的条件为180w功率下超声1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40~-10℃,时间为10~72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40~-10℃,时间为10~72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40~-10℃,时间为10~72h。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通入氮气的流速为1~10m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通入氮气的流速为1~10mL/min。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通入氮气的流速为1~10mL/min。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通入氮气的流速为1~10mL/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5~20℃/min的速率升温至500~600℃。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5~20℃/min的速率升温至500~600℃。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结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5~20℃/min的速率升温至50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31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矿石的利用方法
- 下一篇:智能集成制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