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热水器及其排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3568.0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付成先;全永兵;李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3N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热水器 及其 排气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该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室、风机、恒流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风机输送空气至燃烧室,并将燃烧室内的燃烧尾气排出室外;恒流调节模块采集风机的电流信号,并根据电流信号和风机的控制信号来调节风机以恒流运行;控制模块输出风机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风机。该燃气热水器,在排气不畅时,可以保证燃烧室内的正常送气以进行正常燃烧,确保安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排气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以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排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燃气热水器采用密闭的燃烧室,燃烧过程中需要通过风机鼓风的方式将空气送到燃烧室内,燃气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的尾气通过烟管排到室外,风机在燃气热水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现有的强鼓燃气热水器采用下鼓风的方式,整机结构中没有风压开关,不能准确判断排气系统是否正常。
当燃气热水器排气通路有问题例如外界风压异常时,风机的电流会变小,容易出现缺氧燃烧,造成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CO,如果长时间如此,会造成CO泄露到用户房间中,导致CO中毒,非常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需要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该燃气热水器,可以在外界风压异常时保证燃烧室的正常燃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排气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该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室和风机,所述风机输送空气至所述燃烧室,并将所述燃烧室内的燃烧尾气排出室外;恒流调节模块,所述恒流调节模块采集所述风机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和所述风机的控制信号来调节所述风机以恒流运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所述风机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风机。
本申请的燃气热水器,通过设置恒流调节模块调节风机,使得风机以恒流运行,从而在排气不畅时,保持风机的电流稳定,保证燃烧室内正常送风,进行正常燃烧,避免CO中毒,确保安全。
其中,所述恒流调节模块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风机的电流信号;比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机的电流信号和所述风机的控制信号来输出所述风机的电流调节信号;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电流调节信号来调节所述风机以恒流运行。
所述恒流调节模块还包括:放大单元,用于将所述风机的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电流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比较单元。
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风速检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风机的风速信号;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风机的电压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风机当前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和风速信号,并根据所述风机当前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和风速信号以及风堵判断参数判断所述燃气热水器的排气系统是否正常,相较于通过检测电流进行排气异常判断,更加精确。
具体地,所述风速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自学习启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启动指令之后启动所述风堵判断参数的自学习模式,其中,在所述自学习模式下,所述控制模块记录所述风机的所述风堵判断参数,从而对于不同地区的风压,可以及时调整风堵判断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3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