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微控基因AGPL3分子标记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4348.X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饶玉春;徐江民;曾大力;钱前;胡瑚倩;马路;肖飒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米 直链 淀粉 含量 基因 agpl3 分子 标记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微控基因AGPL3的分子标记AGPL3‑m,以水稻作为物种,所述分子标记引物选自下列引物对,其中的核苷酸序列为5′→3′,AGPL3‑m正向:GAAGATAGACGACACAGGAAGAGT,反向:ACTGAAATTGAGGTTTGGCAT。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分子标记AGPL3‑m的用途:用于水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鉴定和/或其后代辅助选择育种。当为日本晴和籼稻的后代时,选择后代中带型与日本晴带型一致的单株用于育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特别涉及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AGPL3有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产、优质一直是水稻育种长期追求的目标。经过长期的努力,尤其是杂交稻技术的利用,我国在水稻生产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由于过去一直把如何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放在第一位,故而水稻育种工作的重点大部分集中于水稻高产新品种的培育,从而导致优质稻米的育种严重滞后,特别是一些高产的杂交稻品质普遍偏差。
导致稻米品质改良进展较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稻米品质遗传的复杂性和传统育种手段的局限性。稻米的品质性状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等诸多方面,而稻米蒸煮品质是评价稻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蒸煮品质是指稻米在蒸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由直链淀粉含量(
导致稻米品质改良进展较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传统育种手段的局限性。传统育种方法主要是对有利目标性状进行定向选择和固定,培育出优良新品种,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11]。并且,个体选择的方法是对符合育种目标的农艺性状进行直接选择,即选择的是个体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由于基因间存在一因多效、多因一效、调控基因以及修饰基因等的作用,个体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通过田间表型性状进行个体选择的准确性较差。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上文中涉及的参考文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4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