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板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5776.4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宋斌;段顶柱;李九兴;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芯片规模越来越大,平板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终端大规模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处理任务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得系统功耗需求也越来越大。高速发展的软硬件技术与相对发展迟缓的电池技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前便携式终端都采用独立的锂离子电池,都是采用的电池模块与机头分离或简单组装为整体。如图1所示的手机,该手机包括机头1(也即手机主体),锂离子电池模块2以及手机后壳3,锂离子电池模块2是独立设置的,独立的锂离子电池模块2占用了设备较大的空间,这是也是限制终端轻薄化发展的一个技术瓶颈。
另外,目前终端中独立设置的锂离子电池模块2与机头1的连接为簧片接触式连接,当终端受到剧烈震荡时,容易导致接触不良,终端就易出现掉电重启现象,导致供电的可靠性差。且目前终端中锂离子电池为机头中的各硬件模块供电时,都是通过簧片这一单一路径供电,由于不同硬件模块对电源的功率需求,频率特性也各异,单一的供电路径易使各硬件模块之间产生相互干扰,提高了硬件设计的难度,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电路板及终端,解决现有便携终端中采用独立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占用终端空间大,不利于终端轻薄化发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板,包括:信号层、固态薄膜 电池层、以及位所述信号层与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之间的隔离基板层;所述信号层分别与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的正、负电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包含依次叠加的正电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电极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包括一层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所述信号层包括正电极端口和负电极端口,所述正电极端口和负电极端口分别与该层固态薄膜电池层的正电极层和负电极层电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层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所述各层固态薄膜电池层并联形成并联电池组;所述信号层包括正电极端口和负电极端口,所述正电极端口与所述并联电池组中任意一层固态薄膜电池层的正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负电极端口与所述并联电池组中任意一层固态薄膜电池层的负电极层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层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所述各层固态薄膜电池层之间依次串联形成串联电池组;所述信号层包括正电极端口和负电极端口,所述正电极端口与所述串联电池组中第一个固态薄膜电池层的正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负电极端口与所述串联电池组中最后一个固态薄膜电池层的负电极层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三层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其中至少两层固态薄膜电池层并联后,与剩下的其他固态薄膜电池层串联形成并串并联混合电池组;所述信号层包括正电极端口和负电极端口,所述正电极端口与所述串并联混合电池组中第一个固态薄膜电池层的正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负电极端口与所述串并联混合电池组中最后一个固态薄膜电池层的负电极层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解决现有终端电池电连接不可靠性的问题,在本发明的一种实 施例中,所述信号层与其电连接的正电极层和负电极层之间分别设有正电极通孔和负电极通孔,且所述正电极通孔和负电极通孔填充有导电介质;所述正电极端口和负电极端口分别通过所述正电极通孔和负电极通孔与相应的正电极层和负电极层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包含依次叠加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固态电解质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固态电解质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为极性相同的电极层且二者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极性不同,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正电极层或负电极层;所述信号层包括第一电极端口和第二电极端口,所述第一电极端口与所述第一电极层或第三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层与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层或第三电极层之间设有第一电极通孔;所述信号层与其电连接的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第二电极通孔,且所述第一电极通孔和第二电极通孔填充有导电介质;所述第一电极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电极通孔与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三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端口通过所述第二电极通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地层,所述地层与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之间设有隔离基板层,所述地层与所述固态薄膜电池层的负电极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5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