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铸型及合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5841.3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田学森;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张建山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铸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铸型,包括:包括下砂型和与下砂型接合的上砂型;设置在下砂型中的芯子,芯子包括容纳在上砂型的芯头窝中的芯头;还包括设置在下砂型和上砂型之间的箱锥,上砂型包括容纳箱锥的第一箱锥窝,箱锥与第一箱锥窝的内壁相接触,芯头与芯头窝的内壁相间隔。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特殊结构芯子合箱过程中存在蹭砂风险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解决芯头蹭砂的铸造铸型和合箱方法,有效解决了芯头容易蹭砂问题,使现场操作更加方便,铸件质量更容易保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合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铸造铸型及合箱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树脂砂铸造过程中,为了固定芯子,确保下芯过程中能够将芯子放置在型腔合适位置,且在浇注、凝固过程中芯子不会发生移动,需要在芯子上做出芯头,通过芯头与砂型配合达到此目的。通常情况下,芯子的芯头均处在同一砂型中,采用芯子压芯子、砂型压芯子或用辅助工装正标或反标进行固定,此方法的优点在于:下芯过程中掉入型腔的散砂子可以被及时发现、处理,铸件夹砂风险小;芯子定位准确,铸件尺寸精度高,质量容易保证。但有时受铸件本身结构限制,考虑到芯子的固定,需要在上、下砂型分别设置芯头定位,通过合箱后上下砂型的相对尺寸确定芯子最终位置,另外,这种出芯方式,芯头间隙较大,芯子本身定位精度不好。此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合箱过程中随着上砂型的下落,与上砂型接触的芯头容易与上砂型产生摩擦、掉砂,极易导致铸件夹砂甚至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特殊结构芯子合箱过程中存在蹭砂风险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解决芯头蹭砂的铸造铸型和合箱方法,有效解决了芯头容易蹭砂问题,使现场操作更加方便,铸件质量更容易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铸造铸型,包括:包括下砂型和与下砂型接合的上砂型;设置在下砂型中的芯子,芯子包括容纳在上砂型的芯头窝中的芯头;还包括设置在下砂型和上砂型之间的箱锥,上砂型包括容纳箱锥的第一箱锥窝,箱锥与第一箱锥窝的内壁相接触,芯头与芯头窝的内壁相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下砂型包括与上砂型接触的第一平面,箱锥相对于第一平面的高度大于芯头相对于第一平面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箱锥以及芯头均呈锥形,且箱锥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斜度大于芯头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斜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芯子还包括与芯头连接的芯体,芯体与芯头之间构造成朝向上砂型的台阶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箱锥的高度的一半大于芯头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下砂型包括容纳箱锥的第二箱锥窝,箱锥构造成两端均呈锥形的梭形结构,第一箱锥窝和第二箱锥窝均构造成锥形并各容纳箱锥的一个锥形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铸造铸型进行的合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具有芯子和箱锥的下砂型,芯子包括芯头;
S20:提供具有芯头窝和第一箱锥窝的上砂型;
S30:将芯头窝与芯头对准、第一箱锥窝与箱锥对准,接合上砂型和下砂型,其中,箱锥与第一箱锥窝的内壁相接触,芯头与芯头窝的内壁相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下砂型包括与上砂型接触的第一平面,箱锥相对于第一平面的高度大于芯头相对于第一平面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箱锥以及芯头均呈锥形,且箱锥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斜度大于芯头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斜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下砂型包括容纳箱锥的第二箱锥窝,箱锥构造成两端均呈锥形的梭形结构,第一箱锥窝和第二箱锥窝均构造成锥形并各容纳箱锥的一个锥形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5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熔模铸造型壳局部可调控的延时加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碾压均匀地混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