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门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6580.7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道;陈先;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澄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焊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门焊工艺。
背景技术
龙门式焊接操作机分为桥式和门式两种类型,桥式焊接操作机是由梁和两个起支撑和行走的台车组成,焊接机头可沿梁作横向移动,台车沿轨道可作纵向移动。门式焊接操作机比桥式的多一门架,焊接机头可在门梁上作横向移动,或者在另设的可沿门柱上下升降的横梁上作横向移动,后者可用于不同高度焊接结构的焊接。龙门式焊接操作机主要用于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圆筒形工件外纵缝、环缝的焊接。龙门式焊接操作机由龙门操作架、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操作平台、操作机电气控制系统及安全报警装置等组成。具有工作稳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等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门焊工艺。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龙门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固定钢梁:将需要焊接的钢梁置于龙门焊接机的托料架上,保持焊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上;
(2)、定位焊炬:移动焊炬的位置,使得焊炬沿着焊接线前移直到焊炬位于焊接处起点的上方;
(3)、调节基数:根据焊接的厚度调节龙门焊接机的电流与电压;
(4)、焊接钢梁:将焊炬下沉,使得焊丝对准焊缝,启动电源,开始焊接,焊接时沿着焊接线后移直到焊接终点,焊炬上升;
(5)、检查复焊:将焊炬重新移到焊接起点处,检查焊缝的情况,调整电压电流,进行第二次焊接;
(6)、冷却:将焊接完成的钢筋在常温下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1)固定钢梁之后,在所焊接处检查并清理污物、油脂。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电流的调节范围为300-1000A,电压的调节范围为20-60V,电流每增加100A,电压增加1-2V。
优选的,所述步骤(4)在焊接钢梁的过程中,不断清理焊缝两侧的焊渣。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冷却过程中在常温冷却5-10分钟后,可采用冷水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6)冷却后将钢梁的焊缝处进行打磨,直到平滑。
有益效果是:本工艺是采用龙门焊接机进行焊接,主要是用于H型钢。H型钢在焊接前先进行点焊,使得钢梁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龙门焊接机在焊接时相较于一般焊接机,其焊接距离长,焊接稳定,尤其适合钢梁等。焊接后采用常温冷却可以保持钢梁的力学性能,之后才用冷水冷却,是已经保证钢梁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加速冷却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出示一种龙门焊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龙门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钢梁:将钢梁置于龙门焊接机的托料架上,保持焊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上;(2)、定位焊炬:移动焊炬的位置,使得焊炬沿着焊接线前移直到焊炬位于焊接处起点的上方;(3)、调节基数:调节龙门焊接机的电流与电压;(4)、焊接钢梁:将焊炬下沉,使得焊丝对准焊缝,启动电源,开始焊接,焊接时沿着焊接线后移直到焊接终点,焊炬上升;(5)、检查复焊:将焊炬重新移到焊接起点处,检查焊缝的情况,调整电压电流,进行第二次焊接;(6)、冷却:将焊接完成的钢筋在常温下冷却。
实施例2
本发明出示一种龙门焊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龙门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钢梁:将钢梁置于龙门焊接机的托料架上,保持焊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在所焊接处检查并清理污物、油脂;(2)、定位焊炬:移动焊炬的位置,使得焊炬沿着焊接线前移直到焊炬位于焊接处起点的上方;(3)、调节基数:调节龙门焊接机的电流与电压,电流调节为300A,电压调节为20V;(4)、焊接钢梁:将焊炬下沉,使得焊丝对准焊缝,启动电源,开始焊接,焊接时沿着焊接线后移直到焊接终点,焊炬上升,焊接钢梁的过程中,不断清理焊缝两侧的焊渣;(5)、检查复焊:将焊炬重新移到焊接起点处,检查焊缝的情况,调整电压电流,进行第二次焊接;(6)、冷却:将焊接完成的钢筋在常温下冷却5分钟后,采用冷水冷却。冷却后将钢梁的焊缝处进行打磨,直到钢梁的连接处平滑。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澄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澄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6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