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戊糖结构单元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8615.0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网根;朱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弘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11/12 | 分类号: | C08B11/12;D06P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戊糖 结构 单元 羧甲基纤维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以下简称CMC),其水溶液的性能,由于触变性 小,结构特殊,适用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活性印花糊料。
背景技术
作为人造棉、棉的印染糊用的CMC,具有高的得色率和脱糊优良,这些都是必要的 性能。但一般普通CMC上的脱水葡萄残基上第六位碳上结合的羟基,因为这种羟基和棉花上 的羟基一样,能与活性染料起反应的。会使糊料从布料上去除困难,手感发硬,为此,常把 CMC的取代度(DS)提高到1.3以上,更好是做到1.40,最好是做到DS≥1.8或DS>2.0。
现在,棉用印染糊剂,一般用海藻酸钠,它的环上无伯羟基,染料的使用率良好。但 当用CMC代替海藻酸钠时,则CMC的DS必须在2.0-2.4。如此超高DS的CMC,不论何种生产工 艺,由于醚化剂氯乙酸的利用率低并且生产周期长,有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见《纤维素醚工业》2000.(3).68-76
取代度1.0-1.1,其氯乙酸利用率在70%左右。
取代度1.2-1.4,其氯乙酸利用率在60%左右。
取代度1.8-2.0,其氯乙酸利用率在50%左右。
取代度2.2-2.4,其氯乙酸利用率在40%左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采用含8%以上戊糖结构单元的CMC即使DS低些,其得色 率、脱糊性等印染糊料必备的性能都得到了改善,提供了这种性价比高的糊料。
发明内容
根据目前CMC作为活性印染糊料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价比较高,制备 工艺相对简单的适于活性印染糊料的CMC。其要点是选用含戊糖结构单元超过8%的多糖类 来进行纤维素的羧甲基化。由于一般制备CMC所用的原料是棉和木浆粕,它们主要组成是葡 聚糖,即六碳糖。而作为戊糖则指的是阿拉伯糖和木糖。
以前作为CMC原料是棉绒,棉浆粕、溶解浆粕、造纸级用的浆粕等,由于α纤维素高, 制得的CMC透明度高,溶液质量好,但也往往糊料的弹性较高,这对印染是不利的。本发明着 眼戊糖结构单元来改滤浆粕,得到含戊糖不同含量的纤维素,得到不同印染性能的CMC糊 料。
至于CMC的制备方法可用异丙醇淤浆法工艺,也可以用乙醇捏合机工艺,只要按普 通的规范来做,都是可以的,本发明选用较经济的乙醇法捏合机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戊糖结构单元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戊糖结构单元的比例占整 个多糖类的8%重量以上,羧甲基纤维素纳整体取代度大于1.0,最好大于1.25,所述的戊糖 结构单元的羧甲基化物为阿拉伯多糖羧甲基化物或木聚糖羧甲基化物的羧甲基纤维素纳。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戊糖结构单元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把浓度为49%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重量浓度91%的乙醇溶液混合并冷却到20℃以 下,加入到捏合机中,然后投入CAR1B00浆粕,其五碳多糖占9.2%,六碳多糖占90.8%;
(b)投完料后,密封捏合机投料口,充入氮气,碱化30-80分钟,碱化控制在15-25℃;
(c)碱化结束后,加入50-80%重量浓度的氯乙酸溶液,醚化30-60分钟,醚化温度控制在 小于50℃,加完氯乙酸后,升温至75-80℃,继续醚化50-80分钟;
(d)醚化结束后,放料并中和至PH值7-8,再经过乙醇洗涤精制,耙式回收乙醇,干燥、粉 碎,过筛后得到戊糖结构单元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一种比较例制备要求1所述戊糖结构单元的羧甲基纤维素的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e)预先把浓度为49%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重量浓度91%的乙醇溶液混合并冷却到20℃以 下,加入到捏合机中,然后投入200#精制棉纤维素,六碳多糖含量占98.5%,而五碳多糖类 为1.5%;
(f)投完料后,密封捏合机投料口,充入氮气,碱化30-80分钟,碱化控制在15-25℃;
(g)碱化结束后,加入50-80%重量浓度的氯乙酸溶液,醚化30-60分钟,醚化温度控制在 小于50℃,加完氯乙酸后,升温至75-80℃,继续醚化50-80分钟,冷却到3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弘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弘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8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醛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赤魟软骨抗氧化胶原肽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