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岩试样用饱水装置以及饱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8819.4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东;杨静熙;肖华波;陈长江;刘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样 用饱水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试样用饱水装置,属于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防止软岩试样在饱水过程中崩解的饱水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对软岩试样进行饱水的饱水方法。所述饱水装置包括模具套管和用于包裹软岩试样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具有热缩性,所述模具套管套在内套管外,并且模具套管的内径与内套管外径相配;在内套管和模具套管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均布的透水孔。本发明所述的饱水装置,能有效的适用于软岩试样的饱水实验,能有效的避免试样饱水过程中崩解的问题,进而可提高软岩试样饱水成功率,并确保后续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软岩试样饱水用的饱水装置以及饱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地质灾害、水利水电、市政、交通行业大型工程建设的加快,在工程实践中,对岩体力学实验的质量要求和实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在岩体力学实验中,软岩作为一种特殊的岩体,其结构面较为发育,甚至还含有较多的膨胀性矿物,并且力学强度较低;尤其在分析含水率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时,往往需要对软岩试样进行泡水或者饱水实验,然而在这过程中软岩试样容易产生崩解问题,从而导致软岩试样损坏,造成饱水实验失败,或者影响后续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现有的技术中,岩石的泡水或饱水实验,主要针对硬度较高的岩石,由于其本身硬度较高,在饱水过程中不易发生崩解等问题,因此往往直接采用无约束饱水,即直接将岩石试样浸泡在水中即可。但是在对软岩进行饱水实验时,若采用无约束饱水方式,试样在饱水过程中容易产生崩解,很难达到理想的饱水效果,导致软岩的饱水实验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防止软岩试样在饱水过程中崩解的饱水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对软岩试样进行饱水的饱水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软岩试样用饱水装置,包括模具套管和用于包裹软岩试样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具有热缩性,所述模具套管套在内套管外,并且模具套管的内径与内套管外径相配;在内套管和模具套管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均布的透水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套管为塑料管,其收缩比例为4:1,最低完全收缩温度为125℃。
进一步的是:所述模具套管为由三个弧形瓣片拼接成的圆筒形套管;还包括套在模具套管上,用于箍紧上述三个弧形瓣片的箍圈。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透水端盖和扣紧结构;内套管和模具套管套接后组成饱水套管,饱水套管的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透水端盖有两块,两块透水端盖分别盖在饱水套管的两端开口上,所述扣紧结构用于将两块透水端盖分别扣紧在饱水套管两端的开口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扣紧结构包括上扣环、下扣环和用于连接两个上扣环和下扣环的连接螺栓,所述上扣环和下扣环均具有阶梯通孔结构,透水端盖可放置到阶梯通孔结构的台阶面上。
进一步的是:在上扣环和下扣环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扣耳,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铰接在下扣环的扣耳上,其另一端通过调节螺帽可拆卸的扣在上扣环上相应的扣耳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在连接螺栓上,并且弹簧位于调节螺帽和上扣环的扣耳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螺栓有三组,三组连接螺栓在周向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是:所述透水端盖为透水石。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饱水方法,采用上述的饱水装置,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柱状结构的软岩试样放入内套管中,并保持软岩试样的上下两端和内套管的上下两端对齐;
第二步、用热吹风机吹出的热风使内套管收缩,以使内套管包紧软岩试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8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