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0701.5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坤;林文雄;陈军;吴红淼;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16;C12N1/20;A01N63/32;A01N63/20;A01N63/27;A01N63/22;A01N63/28;A01P21/00;A01P1/00;A01P3/00;C12R1/25;C12R1/46;C12R1/2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尤怀成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太子参 连作 障碍 专用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由通用有益菌与土著有益菌按体积比为4:6组成;所述通用有益菌由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按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制成;所述土著有益菌由伯克霍尔德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按体积比4:1:1的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著拮抗菌的筛选;步骤二、通用复合菌液制备;步骤三、土著有益菌活化及扩大培养;步骤四、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本发明制备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根际定殖能力好并且安全可靠,对太子参连作障碍、土传病害防治效果明显,并且对后茬其他作物均无致病侵染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和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连作障碍是指即使在正常的田间管理措施下,同一地块连续多年种植相同植物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病虫害严重、产量品质下降的现象,也称为化感自毒现象或再植病害。药用植物普遍忌连作,据统计,约有70%的块根类药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问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田间观察发现,连作太子参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地下部块根无法正常膨大,通常收获后同一地块须间隔2~4年方可再种。前期研究认为,连作下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即有益菌减少,病原菌大量繁殖生长,是造成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太子参连作还导致土壤酸化、自毒物质释放、土壤粘连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等问题,同时,农户在尚不清楚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滥施农药和肥料来维持产量,往往效果不佳,还造成生产成本加大、肥料流失严重以及农残等问题。所以,探索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连作障碍消减措施意义重大。
通过微生物菌剂或生物有机肥来改良恶化的连作土壤,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平,修复重建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被认为是解决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途径。如图1所示,本发明人前期从发病太子参植株和连作土壤中分离筛选到诸多强致病性的病原菌,如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踝节镰刀菌等,并且多株病原菌表现出宿主特异性,即只侵染太子参而不侵染后茬其他作物如玉米、大豆、水稻等。所以,分离筛选能够拮抗太子参专化型病原菌的有益菌才能有效防治太子参再植病害。前期研究也发现,市面上销售的商品化菌剂或菌肥对防治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效果十分有限,这可能与有益菌的根际定殖能力有关,这些有益菌不适合在太子参连作土壤中生长。太子参连作导致土壤环境发生明显恶化,并且太子参持续释放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和药效成分,这些成分都可能导致市售菌剂中的有益菌无法在太子参根际中定殖,故采用微生物菌剂防治太子参再植病害时需综合考虑太子参土传病原菌的宿主特异性和连作土壤环境的特殊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究和设计了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生物防治 药用植物太子参的连作障碍问题,起到促进块根生长和防治病害的双重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由通用有益菌和土著有益菌通过优化配比混合而成,目的是保证有益菌在太子参根际的成功定殖,既能活化土壤养分,降解太子参释放的自毒物质,又能防治太子参专化型病原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除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由通用有益菌与土著有益菌按体积比为4:6组成;所述通用有益菌由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按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制成;所述土著有益菌由伯克霍尔德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按体积比4:1:1的比例混合而成。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及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0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