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结构硅胶蒸笼垫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1071.3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2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郝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载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B32B27/02;B32B5/08;B32B9/02;B32B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硅胶 蒸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蒸煮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硅胶蒸笼垫。
背景技术
在食品蒸煮行业中,可使用的有纱布、草垫以及一次性的PP笼布,也有不少商贩用包装化肥或水泥的塑料编织袋当笼垫。纱布和草垫存在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面食和垫子粘连非常严重,这影响了所蒸食品的外观,同时是一种浪费。需要反复揉洗、冲洗将粘的面团去掉,费时、费力、费水。长时间使用的纱布或者草垫很容易聚集污物,尤其是草垫,因为很多污物进入草垫的草茎内部,极难清理干净,很易滋生细菌。一次性的PP笼布由于成本原因,在商业上不适合推广。采用塑料编织袋或者塑料布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毒素,食品不卫生,对用餐者的健康影响很大。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硅胶食品垫,用于食品蒸煮行业。如中国专利CN102462384A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复合材料卫生不粘笼垫及其制作方法,是在网眼布两侧涂覆有机硅橡胶,但是单张使用时久放在垫子上的食品(馒头、包子或者粘糕等面食)容易出现底面浸湿的现象;面食偶尔也有因漏过网眼从而粘连在蒸笼、蒸盘等工具的表面上,尤其在面团由于加入牛奶、油类引起面质很软和面团在发酵不充分的情况更甚。再如专利CN 103006081公开了一种食品蒸垫及其生产方法,食品蒸垫产品包括三层,食品蒸垫的上层和下层均为食品级双组分硅胶层,食品蒸垫的中间层为基布,所述基布每平方米的重量为50~150g,所述食品级双组分硅胶层每平方米的重量为80~500g,其中,所述基布为带有网孔的玻璃纤维布或涤纶纤维布。但这种食品蒸垫易造成硅胶垫表面积水从而容易浸湿食品底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网眼细密、结 构复合、有效防止食品湿底的复合结构硅胶蒸笼垫。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结构硅胶蒸笼垫,该蒸笼垫包括三层,所述的蒸笼垫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硅胶衬底层、吸水布层和硅胶垫层,该蒸笼垫的外侧进行包边或锁边处理,所述的硅胶垫层和硅胶衬底层通过涤纶网眼布涂覆硅橡胶制得。
采用复合结构因而具有更细密的网眼,减少了面食在蒸煮过程中因漏过网眼而粘连在蒸笼、蒸盘等工具的表面上的的弊病,硅胶衬底层与食品直接接触,具有抗粘性,中间吸水布层将环境中的分散均匀,避免食品底湿的不足,硅胶衬底层隔离了吸水布和金属蒸笼骨架材料或底盘的接触,具有抗粘性,整个三层结构充分发挥硅胶材料本身的抗粘性和吸水布层的导水性的各自作用,使硅胶材质的复合结构硅胶垫作为一种更好的蒸煮工具产品来使用。
所述的硅胶垫层包括上层涤纶网眼布及上层涤纶网眼布表面涂覆的硅橡胶,该硅胶垫层的厚度为0.65~1.5mm,硅胶垫层的克重为300~800g/m2。
所述的上层涤纶网眼布的网眼形状包括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六边形中的一种,网眼的大小为10~40目,上层涤纶网眼布的厚度为0.3~0.6mm。
所述的硅胶衬底层包括底层涤纶网眼布及底层涤纶网眼布表面涂覆的硅橡胶,该硅胶衬底层的厚度及克重小于硅胶垫层的厚度及克重,硅胶衬底层的厚度为0.4~0.7mm,硅胶垫层的克重为160~320g/m2。
所述的底层涤纶网眼布的网眼为所述上层涤纶网眼布的0.5~0.7倍,底层涤纶网眼布渐变为更小的尺寸,可进一步防止食品在蒸煮过程漏面的现象。
所述的硅橡胶为高温硫化硅橡胶,分子式如下:
其中,Me包括羟基、甲基或乙烯基中的一种,R1和R2相同或不同,R1和R2选自甲基、苯基、乙烯基或CH2CH2CHF3基团中的一种,m、n、p为不同Si-O链节的聚合度,m为10~20,n为10~20,p为10~20。另外,在该硅橡胶内可填充填料,以减少成本。该填料为白色填料,包括滑石粉、硅藻土、云粉、高岭土、气相白炭黑、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填料的粒径为200~30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载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六安载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1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