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蜜胺混纺阻燃面料及其染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1312.4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倩倩;张生辉;赵雷;孙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9 | 分类号: | D06P1/39;D06P1/16;D06P1/673;D06P3/87;D03D15/00;D03D15/12;D06B3/10;D03D13/00;D02G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纺 阻燃 面料 及其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胺混纺阻燃面料,由蜜胺纤维和聚苯硫醚纤维混纺而成。还公开了该面料的染色工艺,先采用轧蒸法退煮一浴工艺对面料进行退浆和煮练;然后将面料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由分散染料、酸性染料、促染剂和载体混合而成,并通过pH调节剂调节酸碱,染色后将面料净洗烘干。本发明面料同时具备良好的阻燃、耐高温、高强防撕裂等安全防护性能,而且织物穿着舒适,风格美观,色牢度好,染料上染率高,各项色牢度良好,能够满足面料在安全防护服装领域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蜜胺混纺阻燃面料,还涉及了该蜜胺混纺阻燃面料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加大国防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投入,以及对劳动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视,促使安全防护纺织品行业得到较快发展,阻燃、耐高温、防撕裂等多种防护功能为一体的高性能防护用纺织品成为安防行业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多数都是由芳纶纤维制作而成,芳纶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耐高温和物理机械性能,但成本较高,染色困难,根据我国国情,不适合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目前缺乏一种功能性强、容易染色且价格便宜的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蜜胺混纺阻燃面料,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耐高温、物理机械性能等安全防护性能,而且穿着舒适,风格美观,色牢度好,性价比高,解决了目前高性能安全防护产品价格昂贵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蜜胺混纺阻燃面料的染色工艺,解决了传统染色方法染色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蜜胺混纺阻燃面料,由蜜胺纤维和聚苯硫醚纤维混纺而成。蜜胺纤维具有较好地阻燃、耐高温性能,而且回潮率高,透气性好,可以显著提高织物的穿着舒适性,但是蜜胺纤维强力略低,加入过多会对织物的强力造成影响。聚苯硫醚纤维阻燃性能很好,而且强力远高于蜜胺纤维,加入一定量的聚苯硫醚纤维,既能保证织物的安全防护性能,又能提高织物的断裂、撕破强力。
优选地,蜜胺纤维和聚苯硫醚纤维按质量百分比为80%~20%的蜜胺纤维和20%~80%的聚苯硫醚纤维,二者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在此比例下织物的耐热性、强力等各项性能要求和性价比等均达到最佳。
该混纺阻燃面料的制造方法与其他普通的多组分混纺面料相同,均依次经过纺纱、整经、浆纱、穿筘、采用剑杆织机进行织造工艺而成。
优选地,以上混纺阻燃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纹三厘格或斜纹三厘格。该结构使上述面料具有优异的防撕裂性能。
优选地,以上混纺阻燃面料的成品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300g/m2。
本发明的面料首次将蜜胺纤维和聚苯硫醚纤维混纺,制备出新的混纺阻燃面料。蜜胺纤维是一种新型阻燃、耐高温纤维,其阻燃性能非常好,极限氧指数(LOI)达32%以上,在高温炭化时基本无毒气产生,发烟量很小,而且价格便宜,可用作阻燃织物、隔热及耐高温过滤材料。聚苯硫醚(简称PPS)纤维是具有很好的阻燃性,物理机械性能与芳纶相当,可加工性良好,价格低于芳纶纤维。本发明的纤维搭配合理,两种纤维能够优势互补,各项性能好,价位适中,可以广泛适用于安全防护用品的制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蜜胺混纺阻燃面料的染色工艺,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采用轧蒸法退煮一浴工艺对面料进行退浆和煮练;
步骤2,将退煮后的面料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由酸性染料、分散染料、促染剂和载体混合而成,并通过pH调节剂调节酸碱;染色后将面料净洗烘干。
其中酸性染料用于蜜胺纤维染色,分散染料用于聚苯硫醚纤维染色。现有染料中,凡是能使能使蜜胺纤维上色的酸性染料、聚苯硫醚纤维上色的分散染料均可用于本发明的染色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1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