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人造柞丝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1357.1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林;管新海;陈明学;李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20 | 分类号: | C08G63/20;D01F6/92;D01F1/09;D01F1/10;D01D5/092;D01D5/096;D01D5/253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人造 柞丝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人造柞丝纤维。
背景技术
柞丝,以柞蚕所吐之丝为原料缫制的长丝,亦称为柞蚕丝。柞蚕丝是我国 特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之一,其丝具有独特的珠宝光泽、天然华贵、滑爽舒适; 而苎麻被誉为绿色天然纺织纤维,因强力高、吸湿散热快、粗犷典雅、抑菌防 腐、保健等功能,历来作为高档纺织服装。
众所周知,天然柞丝纤维具有吸湿、保暖、不易产生静电、柔软舒适等特 性。但因其保水率较高,导湿性能较差、弹性差、不抗皱等缺点。而普通合成 纤维吸湿、保湿、透气性较差,穿着易贴身,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易沾 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
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化纤新材料的多样化、高档化、 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我国聚酯纤维产业生产的绝大多数为涤纶常规品种,以至 于常规化产品的发展过度,而大部分化纤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存在严重不 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虽然在功 能和品种方面有较大发展,但和国外在聚酯纤维的高性能、功能化、舒适型和 超天然纤维的功能和品种方面的研究开发仍有很大差距。由于天然纤维和化学 纤维及纺织产品在功能化、舒适性等特性方面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无法满足 人们对自然、舒适、美观、绿色环保健康的时尚需求。因此,研发各类各种超 仿真、功能性和生物质纤维材料已逐渐成为各国化纤行业新品开发的重点,美 国杜邦公司开发的十字型加微细沟槽带侧向微孔聚酯纤维,日本东洋纺开发成 功的Tfiaetor(Y型截面沟槽)纤维,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Coolbst(H型截面沟 槽)纤维。
众所周知,天然柞丝纤维具有吸湿、保暖、不易产生静电、柔软舒适等特 性。但因其保水率较高,导湿性能较差、弹性差、不抗皱等缺点,而且由于柞 丝纤维的原料是柞蚕茧,因其生长地域性的限制,总产量较低,导致价格昂 贵,如果在区域内过度放养柞蚕,又破坏自然环境的严重问题。而普通合成纤 维吸湿、保湿、透气性较差,穿着易贴身,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易沾污 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
对于人造柞丝纤维,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
专利公开号:CN102653896A,公开了一种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 涉及一种差异性交络复合纱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熔融纺丝工艺中,喷丝 板微孔的截面呈哑铃状;冷却工艺采用侧吹风冷却,侧吹风的风向与喷丝板微 孔沿长度方向轴线的夹角呈35~55°,制备人造柞丝纤维,再按一定的质量比将 它与天然柞丝纤维交络,得到差异性交络复合纱,按常规纺织织造和后整理工 艺,制备家纺面料。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克服了涤纶织物和天然柞丝纤维存在的 不足,赋予家纺产品超亮光及视觉遮蔽、导湿散湿等功能,达到服用舒适的效 果,实现了产品的高功效低成本,高品质和高附加值,性价比优势明显,可广 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床上用品、装饰用品等中高端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该 专利中提及了人造柞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但是其主要成分仍采用单一的聚酯, 功能单一,所得人造柞丝纤维还需要与天然柞丝纤维混纺方可达到效果,生产 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人造柞丝纤维及 其制造方法,所述人造柞丝纤维通过化学物理改性法,开发出一种替代天然柞 丝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既达到保留人造柞丝与天然柞丝纤维及织物具有天然 浅黄色彩、珠宝般的光泽、粗犷的外观风格的特点,又克服人造纤维与天然柞 丝纤维的“共性缺点”的缺陷,在吸湿透气、抗静电、抗起毛球、柔软膨松、 光泽柔和、挺括不易变形等综合性能方面超越天然柞丝纤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人造柞丝纤维,所述人造柞丝纤维由改性聚酯经熔融纺丝制备形 成,所述改性聚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对苯二甲酸:30~40份,乙二醇: 20~30份,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钠:10~15份,聚乙二醇:5~10份,单 季戊四醇:1~5份,二甘醇:1~5份,抗静电剂:0.5~1份,抗氧剂:0.5~1 份,稳定剂:0.5~1份。
进一步,所述改性聚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对苯二甲酸:35~40份, 乙二醇:20~25份,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钠:13~15份,聚乙二醇: 7~10份,单季戊四醇:4~5份,二甘醇:1~3份,抗静电剂:0.5~0.8份,抗氧 剂:0.7~1份,稳定剂:0.5~0.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1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