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相参多雷达信号产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1594.8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1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282 | 分类号: | G01S7/28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相参多 雷达 信号 产生 方法 | ||
1.一种全相参多雷达信号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 1: 对多个雷达信号按照设定的优先级别由低到高排序;
步骤 2:计算雷达信号第 K 个脉冲的起始相位(K):根据该脉冲的前沿到达时间计算其起始相位;
步骤 3:计算雷达信号第 K 个脉冲参数存储地址 A(K): 根据该脉冲的前沿到达时间计算其参数存储地址;
步骤 4:将所述雷达信号第 K 个脉冲的参数存储在存储地址为 A(K)的存储空间,所述参数包括起始相位、脉冲宽度、脉冲重复周期及载频;
循环执行步骤 2~4 直到将第一优先级别的雷达信号的第 1 个脉冲、第 2 个脉冲、 …、第 M 个脉冲的参数存到指定的存储空间;
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步骤处理下一优先级别的雷达信号,直到将所有雷达信号的各个脉冲参数存储到指定的存储空间;
其中步骤 2 包括:计算第 K 个脉冲的起始相位(K) :
(K )= TOA (K)%(1/ f0 ) 2πf0 ;
其中,TOA (K) 为该雷达信号的第 K 个脉冲的前沿到达时间,当 K 不等于1时, TOA (K)=TOA(K-1)+PRI(K),TOA(1)为已知,PRI(K)为第K个脉冲的脉冲重 复周期;f0为雷达基带信号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全相参多雷达信号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3 包括:
计算雷达信号第 K 个脉冲参数存储地址 A(K):
A(K)=int(TOA(K)%(L/2)/t),
其中, L 为设定的时间段, t 为取样电路的取样时间间隔, int()为取整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全相参多雷达信号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M 个脉冲的前沿到达时间小于 L/2,且第 M+1 个脉冲的前沿到达时间大于或等于 L/2;
将所有雷达信号的前 M 个脉冲的参数存储到第一存储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相参多雷达信号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TOA(M+1)-L/2作为雷达信号的第M+1个脉冲的前沿到达时间;TOA(M+1) 为该雷达信号的第M+1个脉冲的实际前沿到达时间 ,TOA(M+1)=TOA(M)+PRI(M+1);重复一次步骤2~4,将第一优先级别的雷达信号的第M+1个脉冲的参数存储在第二存储空间的指定区域;
循环执行步骤2~4直到将第一优先级别的雷达信号的第M+2个脉冲、第 M+3个脉冲、…、第M+N个脉冲的参数存到第二存储空间的指定区域;
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步骤处理下一优先级别的雷达信号,直到将所有雷达信号的第M+1个脉冲、第M+2个脉冲、…、第M+N个脉冲参数存储到第二存储空间的指定区域;
所述第M+N个脉冲的前沿到达时间小于L/2,且第M+N+1个脉冲的前沿 到达时间大于或等于L/2;
当在计算第二存储空间的数据时,取样电路按照取样时间间隔t将第一存储空间的数据读出;第一存储空间与第二存储空间交替存储与读取,形成乒乓存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15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波长拉曼偏振激光分光系统及雷达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立体动态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