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耗能防堵阀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2467.X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谢盛青;朱维根;朱瑞军;马俊生;逄铭璋;周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46 | 分类号: | B65G53/46;B65G5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耗能 防堵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耗能防堵阀。
背景技术
超深井充填系统高差大、料浆运行速度快,严重影响到了系统安全。在生产实践中, 很容易发生管道磨损,影响料浆的正常输送。为此,相关技术中,有的采用延长水平 管长度、增设减压池,有的在管路中增加耗能装置,如阻尼节流孔装置、滚动球阀门 和比例流动控制阀装置、孔状节流管装置等达到降压防堵,但这种两种方式安装难度 高、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 于提出一种耗能防堵阀,该耗能防堵阀可以有效降低充填管系统压力,防止堵管事故 的发生,并且具有方便安装、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耗能防堵阀,包括:第一充填管;第二充填管和连接管,所述第二充 填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充填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充填管的 横截面积不相等;所述连接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填管相 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充填管相连,所述第一端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充填管的 横截面积相等且所述第二端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横截面积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耗能防堵阀,通过将连接管设在第一充填管和第二充填管之间,将第 二充填管的横截面积设为与第一充填管的横截面积不相等,并将连接管的第一端的横 截面积设为与第一充填管的横截面积相等,将连接管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积设为与第二 充填管的横截面积相等,从而可以利用连接管降低充填管系统的压力,避免耗能防堵阀 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进而可以防止堵管事故的发生,并且具有方便安装、成本低廉、使 用寿命长等优点。
可选地,所述第二充填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充填管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被构造成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横截面积逐 渐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耗能防堵阀进一步包括:卸料闸,所述卸料闸设在 所述第二充填管的另一端,所述卸料闸被构造成当所述耗能防堵阀内的压力超过预设 压力值时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充填管为弯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充填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子充填管。
进一步地,每相邻两个所述子充填管之间通过快速接头相连。
可选地,所述快速接头为柔性快速接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充填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充填管,其中所述 卸料闸设在所述第三充填管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 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 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耗能防堵阀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耗能防堵阀;200:垂直管段;
1:第一充填管;2:第二充填管;3:第三充填管;4:卸料闸;5:连接管;
21:子充填管;22: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 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 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24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氢钠集输及喷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夹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