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3028.0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7/36 | 分类号: | C07C317/36;C07D307/91;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以下的通式(Ⅰ)所示: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20的链烷基或卤代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杂芳基;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杂芳基;L1、L2和L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上述化合物可用作OLED掺杂材料,用其制作的OLED器件展现出良好的荧光量子效率、载流子平衡传输特性和热稳定性,且使用寿命长,具有应用于AMOLED产业的良好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在各个性能上拥有现有显示技术无以伦比的优势,如具有全固态、自主发光、亮度高、高分辨率、视角宽(170度以上)、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可使用柔性基板、低电压直流驱动(3-10V)、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使得它的应用市场十分广泛,如照明系统、通讯系统、车载显示、便携式电子设备、高清晰度显示甚至是军事领域。
随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红光材料和绿光材料已经基本满足显示的需要。而蓝光材料由于其宽带隙的特征,电荷注入困难,在效率和寿命方面相对于红光和绿光在技术上是落后的。然而,蓝色发光性能,特别是发出深蓝光的性能,对于提高显示质量和降低功耗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发高效率和长寿命的蓝色发光材料,对于促进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和照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具有商业化前景的蓝色发光材料要求电流效率大于5cd/A,色坐标y值小于0.10,同时具有较长的寿命。然而,如中国专利CN103222082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目前用于蓝色电致发光的有机材料主要是芳香乙烯基化合物,但是这种化合物耐热性差,在升华过程中容易裂解。又如,中国专利CN1394195公开了一种蒽的衍生物,也可作为蓝光材料,但其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当今显示的要求。又如,中国专利CN101018760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用于蓝色发光材料的化合物,由于其空穴和电子的传输性能不平衡,在使用寿命方面依然欠佳。
因此,设计与寻找一种热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且寿命长的可用于蓝色发光材料化合物,作为OLED新型材料以克服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是当前OLED材料研究工作中的重点与今后的研发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OLED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通式(Ⅰ)所示: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20的链烷基或卤代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杂芳基;
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杂芳基;
L1、L2和L3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
优选地,所述L2选自以下亚芳基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L1、L3各自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C6~C18的亚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苯二酚类化合物及医药用途
- 下一篇:一种小分子聚集态荧光增强型汞离子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