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4S店废气等离子体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3117.5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75;B01D53/74;B01D53/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废气 等离子体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4S店废气等离子体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轿车正逐步走入千家万户,而且轿车数量的还在 不断增加,汽车4S店模式由欧洲正初步传入中国,而且在国内发展极为迅速。 在汽车4S内,汽车维修表面喷烤处理过程中,喷漆原料-油漆涂料由不挥发份 和挥发份组成(VOC),不挥发份包括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挥发份稀释剂 是用来稀释油漆,达到漆物表面光滑美观的目的。油漆喷涂过程中主要产生漆 雾和有机废气污染,油漆在高压作用下雾化成微粒,在喷涂时,部份油漆未到 达喷漆物表面,随气流弥散从而形成漆雾;有机废气来自稀释剂的挥发,有机 溶剂不会随油漆附着在喷漆物表面,在喷漆和固化过程将全部释放形成有机废 气。漆雾中的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属强毒性溶剂,作业时散发至车 间空气中,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加之4S店多开在社区边,这些未经 处理直接排放的废气刺鼻并污染环境,居民被刺鼻的油漆味熏得实在难受,对 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对4S的环保投诉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从4S店排出的有 机废气也是城市雾霾的源头之一。
目前,常规4S店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有喷淋法、冷凝法、吸收法、燃烧法、 催化法、吸附法等等。喷淋法:用于对漆雾的去除,对于三苯及其他VOCs气 体无效,我国通常采用湿式过滤,国外而是采用干式过滤,发达国家根本不允 许使用湿式过滤(因为油污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吸收法:可分为化学吸收和物 理吸收,但“三苯”废气化学活性低,一般不采用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是选用 具有较小的挥发性的液体吸收剂,吸收液的选用比较困难,液体吸收法净化率 只有60%~80%,这种方法实际应用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存在着二次污 染问题。直接燃烧法: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混合气体 加热到一定温度(700~800℃),驻留一定的时间,使可燃的有害气体燃烧;对 于汽车制造业来说,喷漆废气由于浓度不高,选择直接燃烧法太不经济,而且 浪费能源。催化燃烧法:将废气加热到200~300℃经过催化床燃烧,达到净化 目的;该法能耗低、净化率高可达95%;适用于小风量且废气温度较高的有机 废气高温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不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治理; 喷漆废气中的“三苯”及其它废气浓度一般低于300mg/m3,因此采用催化燃烧 法处理也不合适。吸附法:有机气体直接通过活性炭,可达到95%的净化率, 设备简单、投资小、操作方便,但需经常更换活性炭,若无再生装置,则运行 费用太高;因此可用于浓度低、污染物不需回收的场合。通过对上述常规方法 在喷漆废气治理上的分析,在漆雾治理行业存在产品落后,运行管理复杂,后 期投入高等特点。因而寻找一种高效、高信价比、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运行 费用少并符合环保治理标准的处理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急切之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4S店废气等离子体净化器,该净化器包括外 壳、入气端、过滤单元、等离子体单元、紫外灯单元、催化剂单元、引风机、 导流管、出气端;外壳上方设有入气端和出气端;外壳内部按照气流的流动方 向依次间隔设有过滤单元、等离子体单元、紫外灯单元、催化剂单元、风机、 导流管;所述过滤单元采用玻璃棉滤毡组成;所述等离子体单元采用线板电极 流光电晕放电反应器或填充床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所述紫外灯单元采用准分 子微波无极放电灯模块或真空紫外灯模块;所述催化剂单元采用表面涂有二氧 化锰的蜂窝状陶瓷催化床。
上述一种汽车4S店废气等离子体净化器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 机废气通过入气端引入净化器外壳内,同时启动等离子体单元和紫外灯单元;2) 废气进入过滤单元,除去废气中的颗粒物质或粘性物质;3)废气进入等离子体 单元,在大量活性物种(带电粒子、激发态物种、自由基、电子以及光子)作 用下,废气中的毒性物质降解和矿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小分子物质,未降解 的毒性物质和降解产物随气流进入紫外灯单元;4)紫外灯单元通过产生的紫外 光、自由基、臭氧进一步降解气流中的毒性物质为二氧化碳和水;5)废气进入 催化剂单元,在分解臭氧催化剂的作用下,除去未分解的臭氧;6)气流通过引 风机和导流管引入出气端高空排放。
本发明将等离子体、紫外光催化、催化相结合,有效利用了三者的优点,降 低了能耗,同时有效控制了二次污染物排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显示面板电极线缺陷的检测用的测试面板
- 下一篇:抗水性颗粒白土除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