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散热的贴片式电解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5190.6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阮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帝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H01G9/042;H01G9/15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散热 贴片式 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散热的贴片式电解电容 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对于电解质电容器, 一般指铝电解质电容器,其使用薄氧化物膜作为电介质材料,用铝作为电极 材料。由于可以制成非常薄的电介质材料,所以相比于电容器的体积来说可 以获得相对大的电容。电容器外壳一般为铝制外壳,但是电容器外壳材料为 铝材质时,撞击易产生变形,容易导致电容器。
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贴片式电解电容器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容量大、安全性高、快速散热的 贴片式电容器。
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散热的贴片式电解电容器,包括外壳和置于所述外 壳内的电容器元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包括电容芯子、负极引线和正极引线, 所述外壳由置于两端的正极电极套、负极电极套和连接在所述正极电极套与 所述负极电极套之间的绝缘套构成,所述绝缘套与所述正极电极套、所述负 极电极套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在所述绝缘套内壁面的两端设有卡槽,在 所述正极电极套与所述负极电极套的与所述绝缘套相连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 槽对应的卡勾,通过所述卡勾扣入相应的所述卡槽中,使所述正极电极套、 负极电极套与所述绝缘套相互连接形成外壳;所述绝缘套为导热绝缘套,在 所述正极电极套和所述负极电极套的外表面上设有散热波纹;在所述电容芯 子与所述外壳内腔之间填充有导热绝缘环氧树脂;
所述电容芯子包括由钽金属粉压制成块后高温烧结而成的多孔形钽粉烧 结块正极基体,所述钽粉烧结块正极基体的表面经阳极氧化形成有TaO5膜, 在所述钽粉烧结块正极基体的负极端通过浸渍硝酸锰再经高温烧结形成固体 电解质MnO2层,在所述固体电解质MnO2层上覆盖有负极石墨层,在所述 负极石墨层上喷涂有铅锡合金导电层,所述正极引线从所述钽粉烧结块正极 基体内伸出至与所述正极电极套接触,所述负极引线从所述固体电解质MnO2 层伸出至与所述负极电极套接触。
优选地,所述负极引线为铜丝,所述正极引线为镍丝。
本发明的贴片式电容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外壳由置于两端的正极电极套、负极电极套和连接在正极电极 套与负极电极套之间的绝缘套构成,绝缘套与正极电极套、负极电极套之间 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在绝缘套内壁面的两端设有卡槽,在正极电极套与负极 电极套的与绝缘套相连的一端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勾,通过卡勾扣入相应的 卡槽中,使正极电极套、负极电极套与绝缘套相互连接形成外壳,结构简单, 组装方便。
贴片式电容器采用颗粒很细的钽粉压制成块后高温烧结成多孔形的钽粉 烧结块正极基体,其单体积内的有效面积大,使用温度范围宽;钽粉烧结块 正极基体的表面经阳极氧化形成有TaO5膜,TaO5膜的介电常数比铝氧化膜 的介电常数大;在钽粉烧结块正极基体的负极端通过浸渍硝酸锰再经高温烧 结形成固体电解质MnO2层,在固体电解质MnO2层上覆盖有负极石墨层, 在负极石墨层上喷涂有铅锡合金导电层;因此在相同耐压和电容量的条件下, 贴片式电容器的体积比铝电解电容器的体积要小得多,可制成超小型元件, 而且性能稳定,长时间工作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性能。
在电容芯子与外壳内腔之间填充有导热绝缘环氧树脂,能将电容器内部 的热量迅速传导出去;绝缘套为导热绝缘套,在正极电极套和负极电极套的 外表面上设有散热波纹,能增加散热面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贴片式电容器的的剖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参照图1,提出本发明的快速散热的贴片式电容器的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帝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帝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5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