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圆缝焊接的焊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6183.8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庄慧琴;朱福明;陆志强;曹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博特液压升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4;B29C6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焊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圆缝焊接的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焊接,其主要是将两个部件相固定连接,同时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
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
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
目前,常见的焊接方式有圆缝焊接和直缝焊接,其中圆缝焊接就是指以部件的中心为圆形,焊接一周,然而,对应圆缝焊接大多数厂家都是人工进行操作,造成的焊缝十分的不均匀,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焊接质量。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自动焊接机构,其主要包括用于定位部件的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自动焊接机、以及驱动所述底座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将自动焊接机进行定位,焊枪的喷嘴对着两个部件的连接处,然后通过旋转底座的方式实现圆形焊缝,使得焊缝相对均匀且光滑。
但是,上述的解决方案存在了明显的缺陷:
1)、无法快速的确定圆心,使得两个部件无法快速定位,造成焊接效率差;
2)、自动焊接机的焊枪位置固定了,一旦焊接不同尺寸的圆形焊缝,其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专用于圆缝焊接的焊接机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专用于圆缝焊接的焊接机构,其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方并设置在焊架上的自动焊接机,其中自动焊接机包括本体和焊枪,焊架包括用于安装本体的安装部、固定设置在安装部的底部且垂直于底座设置的延伸杆,焊枪设置在延伸杆上且焊枪的喷嘴朝向底座,焊接机构还包括能够伸缩的设置在延伸杆底部的伸缩杆、设置在伸缩杆底部的锥形体、以及驱动焊枪绕着延伸杆的周向转动的驱动单元,其中锥形体自上而下外径逐渐变小,且锥形体、伸缩杆以及延伸杆的三者的中心线共线。
优选地,锥形体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伸缩杆的底部。进一步便于中心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驱动单元包括马达、与延伸杆平行设置的驱动杆、通过轴承套设在延伸杆外周的轴套、沿着轴套周向设置在轴套上的齿圈、与齿圈啮合且固定在驱动杆上的驱动齿轮,焊枪通过连接件设置在轴套上。
优选地,齿圈位于轴套的内侧、且位于轴承的上方,马达设置在安装部上,驱动齿轮位于轴套内。
优选地,连接件包括一端部固定在轴套的一侧、另一端部沿着垂直于延伸杆方向向轴套外延伸的定位杆,焊枪设置在定位杆上。
进一步的,焊枪能够沿着定位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定位杆上。
优选地,焊枪包括滑动地设置在定位杆上的滑套,焊接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滑套与定位杆相对锁定的锁定单元。
优选地,锁定单元包括紧固螺栓、以及位于紧固螺栓外端部的手轮盘,其中在滑套的一侧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与螺纹孔相配合且内端部抵触在定位杆上。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载架包括承载架、位于承载架上且水平设置的承载台面、以及位于承载架上用于驱动承载台面水平移动的横移机构,其中延伸杆与承载台面垂直设置。
此外,承载台面沿着承载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横移机构包括沿着承载架宽度方向设置的多根固定轴、分别绕着固定轴的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每根固定轴两端部的滚筒、以及设置在承载台面两侧的限位块,其中多根固定轴并排设置,多个滚筒上表面齐平设置,承载台面搭设在多个滚筒形成的输送面上,两侧限位块距离承载架两侧的间距之和等于承载台面可移动的行程,且行程为承载架长度的1/10~1/4。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伸缩杆的伸缩和锥形体的配合设置,能够快速实现圆形工件的定位,同时焊枪能够绕着圆形工件中心转动,从而实现圆缝焊接,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博特液压升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博特液压升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6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