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7500.8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62;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驱动 方法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 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 在当前平板显示器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TFT-LCD来说,阵列基板的结 构及制造工艺对产品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像素的充电率、开口率等参 数是衡量产品性能的重要参数,然而阵列基板的负载(RCloading)是影响充 电率及开口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TFT-LCD的分辨率提高,PPI(Pixelperinch)增加,同一尺寸的阵 列基板内像素数量增加,从而导致阵列基板的负载(RCloading)增大,信号 的延迟增大。
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上的栅线或数据线均为直线。为了减小信号延迟, 通常采用增加阵列基板中栅线或数据线关键尺寸的方法,即增加栅线或数据线 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宽度,来减小栅线或数据线的线电阻,从而缓解信号延迟的 问题。
但是,增加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虽然能缓解信号延迟,但是在阵列基 板面积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增加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则会减小阵列基板的 有效显示区域,从而导致TFT-LCD的开口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用以提高开口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 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 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 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
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 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 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 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 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 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 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 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 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各子区域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
t1×l1+t2×l2=1/f=t×l;l1+l2=l;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2表示所述第二子 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栅线数,l2表示所述 第二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 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2<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 数。
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 的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7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