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蚕丝混纺织物的抗菌防臭及抗皱整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0463.1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璀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歌中歌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15 | 分类号: | D06M15/15;D06M13/207;D06M15/03;D06M15/53;D06M11/70;D06M15/564;D06M13/368;D06M11/46;D06M13/123;D06L4/13;D06L4/40;D06L1/14;D06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彩田北路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 混纺 织物 抗菌 防臭 抗皱 整理 工艺 | ||
1.一种棉/蚕丝混纺织物的抗菌防臭及抗皱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烧毛:将棉/蚕丝混纺织物送入烧毛机进行双面烧毛处理,烧毛速度为95-100m/min;
(b)退煮漂一浴:将烧毛后的棉/蚕丝混纺织物进行退煮漂一浴法进行处理,具体是将棉/蚕丝混纺织物浸入13-15%体积分数的羊毛角蛋白溶液中,所述溶液中还包括净棉酶GX1 2-3g/L,双氧水15-20ml/L,络氨酸酶0.3-0.5g/L,精炼剂3-5g/L,浴比为1∶30;PH值为8-9,处理温度为70-80℃,处理时间为55-65min;
精炼剂包括以下重量:纤维素酶1-3g/L,酸性果胶酶2.1-2.5g/L,三羟甲基丙烷1.1-1.3g/L、聚乙二醇1-2g/L、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0.7-0.8g/L、氢氧化钠2-5g/L、氯化钙1-2g/L、烷基苯磺酸盐1.2-1.6g/L,油酰甲基牛磺酸钠0.2-0.6g/L,亚甲基双荼磺酸钠0.1-0.4g/L,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0.3-0.5g/L,羧乙基硫代丁二酸0.5-0.7g/L,皂片1-2g/L,其余部分为去离子水;
(c)抗菌防臭及抗皱整理:将经过退煮漂的棉/蚕丝混纺织物放入抗菌防臭及抗皱整理工作液中通过轧车进行二浸二轧处理,浸轧工作液的温度150-180℃,二浸二轧时轧车的转速为12-15r/min,轧余率85-90%,所述浸轧工作液包含以下重量:
柠檬酸:50-60g/L;
聚乙二醇100:5-15g/L;
柔软剂:2-5g/L;
抗菌剂:1-3g/L;
β-环糊精:50-60g/L;
次亚磷酸钠:4-6g/L;
渗透剂JFC:1-2g/L;
水性聚氨酯:1.2-2.8g/L;
甲醇:2-5g/L;
三乙醇胺:3-4g/L;
纳米二氧化钛:5-6g/L;
丝素:20-30g/L;
戊二醛:9-11g/L;
(d)预烘:将经过抗菌防臭及抗皱处理的棉/蚕丝混纺织物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90-100℃,机车速为10-12m/min;
(e)焙烘:将预烘过的棉/蚕丝混纺织物放入焙烘机中进行焙烘处理,焙烘温度为130-160℃,机车速度为13-15m/min;
(f)水洗:将焙烘过的棉/蚕丝混纺织物在20-30℃的清水中进行水洗;
(g)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蚕丝混纺织物的抗菌防臭及抗皱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柔软剂为Gemini阳离子柔软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蚕丝混纺织物的抗菌防臭及抗皱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抗菌剂为甲壳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歌中歌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歌中歌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04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绘广告布
- 下一篇: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附及抗菌消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