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0473.5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军;季晨捷;陈建宇;张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空调的前排吹面风口一般布置在仪表台上,仪表台上有中央两个风口、左风口和右风口,后排出风口一般布置在中控副仪表台的后端。风从空调HVAC总成吹向前排吹面风口和后排出风口。
由于前排吹面风口占了仪表台很大空间,会与中控大屏多媒体布置相冲突,同时后排出风口离后排乘员面部距离较远,气流不易吹到人体面部,且后排风道会占据中控副仪表台内部较大的空间,影响其他零部件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释放了仪表板中央的空间,解放了副仪表台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包括:车身和空调出风装置,所述车身包括仪表板、地板和顶棚,所述地板包括地板本体和地板覆盖物,所述空调出风装置包括:空气调节系统总成;前出风管道,所述前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总成相连,所述前出风管道具有第一前出风口和两个第二前出风口,所述第一前出风口设在所述顶棚的前部,所述两个第二前出风口位于所述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出风管道,所述后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总成直接相连,所述后出风管道具有设在所述顶棚的后部的后排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通过将第一前出风口设在顶棚上,释放了仪表板中央的空间,前排出风口不会与中控大屏多媒体发生布置干涉,对汽车中控大屏的造型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在顶棚上设置后排出风口以将冷/热空气吹向车辆后排空间,提升了后排出风口的导向性,利于气流吹到后排乘员上,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解放了副仪表台内部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排出风口包括左后出风口和右后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后出风管道包括后左侧管道和后右侧管道,所述后左侧管道和所述后 右侧管道均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总成相连且所述第一部分设在所述地板本体和所述地板覆盖物之间,所述第二部分设在所述车身的侧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身的B柱中空以限定出所述第二部分或者所述第二部分为固定在所述车身的B柱上的中空管体。
具体地,所述两个第二前出风口位于所述仪表板或者所述两个第二前出风口位于所述车身的A柱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出风口为两个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二前出风口之间。
具体地,所述前出风管道包括前左侧管道和前右侧管道,所述前左侧管道和所述前右侧管道均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仪表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总成相连,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车身的侧部,所述第三管道布置在所述顶棚内,所述第一前出风口设在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第二前出风口设在所述第一管道或者所述第二管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的A柱中空以限定出所述第二管道;或者所述第二管道为固定在所述车身的A柱上的中空管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左侧管道和所述前右侧管道的形状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前出风口被构造成朝向所述车身的侧部吹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前出风口邻近所述顶棚的中央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空调出风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汽车100、
仪表板10、B柱11、顶棚12、A柱14、第一前出风组件15、第二前出风组件16、左后侧出风组件17、右后侧出风组件18、地板覆盖物19、
空气调节系统总成20、前出风管道30、第一前出风口1、第二前出风口2、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第三管道7、前左侧管道30a、前右侧管道30b、
后出风管道40、左后出风口3、右后出风口4、第一部分8、第二部分9、后左侧管道 40a、后右侧管道40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0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车辆的HVAC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