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炭纤维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1486.4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敏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B21/00;D06B3/18;D06M15/03;D06M13/152;D06M13/256;D06M15/53;D06M13/17;D06M15/37;D06M13/148;D06M13/463;D06M15/564;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面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竹炭纤维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炭是竹材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全新的具有卓越性能的环保材料。将竹子经过800度高温干燥炭化工艺处理后,形成竹炭。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能力和辐射远红外线的功能,可以吸附湿气、异味及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床位干燥,并具有产生远红外线作用,可以促进人体肩周、颈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帮助睡眠、恢复疲劳,对肩周疼痛、关节炎、畏寒、失眠等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能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并具有负离子穿透等性能。
目前竹炭纤维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利用,其应用不广泛,面料种类较少,面料中竹炭含量低,导致面料吸附、除臭、吸湿排汗、蓄热保暖、抑菌防霉和良好的远红外与负离子发射、抗紫外线等性能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炭纤维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80份,亚麻纤维10-30份,大豆蛋白纤维10-20份,氨纶5-2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80份,棉纤维20-30份,云母纤维10-20份,氨纶5-10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5-10份,邻苯基苯酚钠5-10份,二丁基萘磺酸钠0.5-3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0.5-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2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5-8份,瓜尔胶5-1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5-10份,丙三醇5-1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8份,水性聚胺酯5-10份。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60份,亚麻纤维20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氨纶1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60份,棉纤维25份,云母纤维15份,氨纶6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8份,邻苯基苯酚钠8份,二丁基萘磺酸钠2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6份,瓜尔胶8份,聚六亚甲基双胍9份,丙三醇1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份,水性聚胺酯7份。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份,亚麻纤维10份,大豆蛋白纤维10份,氨纶5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份,棉纤维20份,云母纤维10份,氨纶5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5份,邻苯基苯酚钠5份,二丁基萘磺酸钠0.5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0.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5份,瓜尔胶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5份,丙三醇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份,水性聚胺酯5份。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80份,亚麻纤维30份,大豆蛋白纤维20份,氨纶2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80份,棉纤维30份,云母纤维20份,氨纶10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10份,邻苯基苯酚钠10份,二丁基萘磺酸钠3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8份,瓜尔胶1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0份,丙三醇1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8份,水性聚胺酯10份。
本发明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竹炭纤维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各种纤维混纺织造,得混纺面料;
(2)取壳聚糖,邻苯基苯酚钠,二丁基萘磺酸钠,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瓜尔胶加入到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初次整理液,将混纺面料置于初次整理液中,按浴比1:20-30,于40-50℃下保温震荡18-22min,浸轧,30℃烘干,备用;
(3)取聚六亚甲基双胍,丙三醇,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性聚胺酯,加入到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得二次整理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面料置于二次整理液中,按浴比1:35-40,于42-46℃下保温震荡18-22min,浸轧,30℃烘干,用去离子水清洗织物表面残留物,自然干燥,60℃下烘焙10-18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敏,未经杜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1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机
- 下一篇:大输液瓶贴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