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拐点的航线分割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2055.X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0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钟若飞;孙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征图三维(北京)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拐点 航线 分割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拐点的航线分割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航测是获取地面高程模型、地图制图、地理国情监测等的重要手段,一次航测作业,通常会完成十几条航带的数据采集作业,由于是持续作业,因此所有数据类型是相同的,数据量十分庞大,给数据处理作业带来困难。
现有技术中在可视化软件中显示完整的航线,根据人工判断拐点,将航线分割为不同的航线段。该方法效率低,易出错,分割方案因人而异,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拐点判断规则,将航线自动化、规范化分割为不同航线段,在保证同一航带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数据进行分块处理,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同一航带数据的完整性,便于后续处理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拐点的航线分割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基于拐点的航线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航线轨迹点;
根据航线轨迹按照预设间隔N进行采样,得到航线采样点;
对于每个所述采样点,计算采样点与所述采样点的前一个采样点之间的航向角差值;
判断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是时,确定采样点为粗测航线拐点;
计算相邻的粗测航线拐点之间的距离,确定拐点平均距离阈值;
对于每组相邻的粗测航线拐点,将相邻的粗测航线拐点间的距离大于拐点平均距离阈值的相邻粗测航线拐点之间的航段划分为长航段;
将相邻的粗测航线拐点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拐点平均距离阈值的相邻粗测航线拐点之间的航段划分为短航段;
根据长航段和所述短航段,确定细测航线拐点。
可选的,根据长航段和短航段,确定细测航线拐点,具体包括:
判断短航段是否具有相邻的短航段,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是时,
确定包含短航段在内的连续的多个短航段,
保留多个短航段中间的拐点;
判断短航段是否处于长航段之间,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当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是时,保留所述短航段的左端点拐点,去除右端点拐点;
判断长航段是否具有相邻的长航段,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当第四判断结果表示是时,保留长航段的所有拐点。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是时,确定包含短航段在内的连续的多个短航段,保留所述多个短航段中间的拐点,具体包括:
计算短航段的拐点个数;
当拐点个数为奇数时,保留第个拐点,其中N为所述短航段的拐点个数;
当拐点个数为偶数时,保留第个或者第个拐点,其中N为短航段的拐点个数。
可选的,预设阈值为50°。
可选的,预设间隔N的取值范围为700-900,即间隔700-900个轨迹点进行一次采样。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基于拐点的航线分割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航线轨迹点;
采样单元,用于根据航线轨迹按照预设间隔N进行采样,得到航线采样点;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一个采样点与采样点的前一个采样点之间的航向角差值;
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相邻的粗测航线拐点的距离,确定拐点平均距离阈值;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相邻的粗测航线拐点间的距离大于拐点平均距离阈值的相邻粗测航线拐点之间的航段划分为长航段;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相邻的粗测航线拐点间的距离小于拐点平均距离阈值的相邻粗测航线拐点之间的航段划分为短航段;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长航段和短航段,确定细测航线拐点。
可选的,第三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短航段是否具有相邻的短航段,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是时,确定包含所述短航段在内的连续的多个短航段;
第一保留子单元,用于保留所述多个短航段中间的拐点;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短航段是否处于长航段之间,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第二保留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是时,保留所述短航段的左端点拐点,去除右端点拐点;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长航段是否具有相邻的长航段,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征图三维(北京)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征图三维(北京)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