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蒽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及透皮贴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2190.4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王丽;王健生;张靖;崔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70;A61K47/22;A61P39/02;A61P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蒽环类 抗生素 心脏 毒性 中药 组合 透皮贴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医用保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 治疗蒽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及透皮贴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等,其广泛 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 胃癌、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等。蒽环类药物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 物联合应用,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通常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蒽 环类药物的抗瘤谱广,抗瘤作用强,疗效确切,不可或缺,但是可以引起脱发、 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针对骨髓抑制可采用造血刺激因子(G-CSF、 EPO和TPO等)进行防治,而蒽环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所产生的心脏毒副作用 亦不可忽视。临床研究和实践观察都显示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往往呈进 展性和不可逆性,特别是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造成心脏损伤,因此早期 监测和积极预防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已经引起临床 上的高度重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 了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预防蒽环类 抗生素心脏毒性的药物只有右丙亚胺,但其保护心脏的同时可以引起血液学改 变、口腔炎、恶心、呕吐、神经毒性、注射点局部疼痛、厌食、脱发、静脉炎、 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因此,研制既有效又安全的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学对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目前中药制剂在 心肌梗塞后患者应用极为广泛且疗效显著。蒽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与心脏的缺 血再灌注损伤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口服中药煎制、服用都难以满足患者的 使用体验,并且大多数方剂药物组成由十余、二十余种药物组成,药物组成复 杂,毒副作用难以避免与预测,因此口服中药很难广泛应用与维持。所以,寻 找一种既有显著疗效,又使用方便、实惠的治疗蒽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的方法 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治疗蒽环类抗 生素心脏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及透皮贴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蒽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的中药组合物,以质量分数计,包括 10%~30%的丹参,10%~30%的三七,5%~30%的红花,10%~30%的乳香, 10%~30%的没药,5%~30%的莪术及1%~30%的生大黄。
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的丹参,15%的三七,10%的红花,20%的乳香, 15%的没药,10%的莪术及10%的生大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用于治疗蒽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反应药 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为外用透皮贴剂。
一种治疗蒽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反应的透皮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以质量分数计,取10%~30%的丹参,10%~30%的三七,5%~30%的红花, 10%~30%的乳香,10%~30%的没药,5%~30%的莪术及1%~30%的生大黄,分 别粉碎;
2)先将粉碎后的丹参、三七、红花、莪术、生大黄充分混匀,得到混合药 粉,向该混合药粉中加入混合药粉总质量5~8倍的水,煎煮0.5~1h后,再加入 粉碎后的乳香、没药粉末,充分混匀后继续焖煮5~15min,然后过滤去除药渣, 收集得到药物提炼剂;
3)将药物提炼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月桂氮酮混合;
4)将混有月桂氮酮的混合剂置于室温中冷却密封,得到治疗蒽环类抗生素 心脏毒性反应的透皮贴剂基质,再将该透皮贴剂基质与天然植物纤维固定制成 透皮贴剂。
加入的月桂氮酮与药物提炼剂的质量比为(0.1:10)~(1.5:10)。
所述透皮贴剂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扇形、水滴形或圆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的配方及其服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