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抓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2255.5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02 | 分类号: | B66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2266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抓斗,尤其涉及一种无滑轮组和开闭斗钢 丝绳的抓斗。
背景技术
抓斗是以抓取泥沙及各种散装货物能启闭的斗,是一种主要靠左右两个组合斗 或多个颚板的开合抓取和卸出散状物料的吊具。抓斗是起重机下的取物装置, 所以即使最先进的抓斗,也离不开起重机而独立完成工作。反之再先进、再大 吨位的卸船机也离不开抓斗而有生产效率。所以什么样的起重机就应配什么样 抓斗,配错了就不能用,配大了超载也不能用。抓斗是用于装卸各种货物。所 以装卸什么样的货物,就应配与之相应的抓斗。配错了不是效率低了,就是不 能用。
我国传统抓斗沿用至今已有近60年历史,虽然六十至七十年代有了很大改进 和变革,但这些改进和创新仅局限在结构上和形势上的创新和改进,其工作原 理没有根本上的改变,抓斗取料时,由开闭斗钢丝绳上升,使斗口逐渐闭合, 为了保证满斗取料,必须延长闭斗时间,使抓斗在取料的过程中靠自重往下 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满斗取料。为了延长闭斗时间,在传统抓斗上都采用两 个滑轮组用开闭斗钢丝绳连接,达到减速即延长闭斗时间以确保满斗取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能靠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来达到减速目 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抓斗,该抓斗没有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在开闭斗过 程中,将开闭斗的速度设定为起重机起升速度的1/3~1/4,结构简单,造价低, 重量轻,斗容大,维修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种抓斗,包括抓斗斗体,抓斗斗体上端设有开闭斗速度控制器,开闭斗速度 控制器与起重机起升速度控制器联动。本发明的抓斗,没有滑轮组和开闭斗钢 丝绳,通过开闭斗速度控制器与起重机起升速度控制器联动,就可以达到现有 技术中靠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来达到减速的目的,从而取代了滑轮组和开闭 斗钢丝绳。而且现有技术中,由于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容易腐蚀和损坏,寿 命短,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换,本发明无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大大方便了维 护,延长了抓斗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开闭斗速度控制器控制开闭斗的速度为起重机起升速度控制器控制 的起重机起升速度的1/3~1/4。开闭斗的速度设定为起重机起升速度的1/3~ 1/4,就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中靠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来达到减速的目的,从 而取代了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如此改进后,结构简单,造价低,重量轻, 同样规格抓斗,斗容大。
作为优选,抓斗斗体上端设有承梁,开闭斗速度控制器设在承梁上。
作为优选,抓斗斗体分为左斗体和右斗体,左斗体和右斗体上连接有左、右两 根支
撑杆,左、右两根支撑杆上端通过转轴连接在承梁上,支撑杆绕着转轴在竖直 平面上向外张开或向内合拢;左、右两根支撑杆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左斗体和 右斗体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抓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 无滑轮组和开闭斗钢丝绳造价低,重量轻,同样规格抓斗,斗容大;2.维修简 单,因传统抓斗中开闭斗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很短,因经常更换开闭斗钢丝绳而 影响生产;3.重量轻,使用寿命长;4.工作效率高,因为在新型抓斗开闭斗过 程中设定了2~3种速度,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物料选择最适合的开闭 斗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在吊具技术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种抓斗,如图1所示,包括抓斗斗体6,抓斗斗体6上端设有开闭斗速度控 制器1,开闭斗速度控制器1与起重机起升速度控制器2联动。
开闭斗速度控制器1控制开闭斗的速度为起重机起升速度控制器2控制的起重 机起升速度的1/3~1/4。
抓斗斗体6上端设有承梁3,开闭斗速度控制器1设在承梁3上。
抓斗斗体6分为左斗体61和右斗体62,左斗体61和右斗体62上连接有左、 右两根支撑杆5,左、右两根支撑杆5上端通过转轴4连接在承梁3上,支撑 杆5绕着转轴4在竖直平面上向外张开或向内合拢;左、右两根支撑杆5下端 分别通过销轴7与左斗体61和右斗体62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