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胆道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2892.2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张永杰;谈冶雄;潘亚敏;董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856 | 分类号: | A61F2/856;A61M31/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胆道 支架 | ||
1.一种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
本体为由内管(1)及外管(2)组成的双层管状结构,所述内管(1)与外管(2)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夹层腔体,
所述夹层腔体内沿本体的轴向设有若干隔断,使所述夹层腔体形成若干管腔;
所述若干管腔中至少存在一个载药管腔和一个引流管腔(5),其中:
所述载药管腔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朝该封闭端方向伸出单向挡片(6),使载药管腔与单向挡片(6)之间形成空隙(7);
所述引流管腔(5)两端均开口,在该引流管腔(5)侧的外管(2)管壁上伸出定位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隔断包括第一隔断(31)、第二隔断(32)、第三隔断(33)及第四隔断(34);
所述载药管腔包括第一载药管腔(41)、第二载药管腔(42)及第三载药管腔(43);
所述内管(1)、外管(2)、第一隔断(31)及第二隔断(32)形成所述第一载药管腔(41);
所述内管(1)、外管(2)、第二隔断(32)及第三隔断(33)形成所述第二载药管腔(42);
所述内管(1)、外管(2)、第三隔断(33)及第四隔断(34)形成所述第三载药管腔(43);
所述内管(1)、外管(2)、第一隔断(31)及第四隔断(34)形成所述引流管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断(31)与第二隔断(32)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100°;
所述第二隔断(32)与第三隔断(33)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100°;
所述第三隔断(33)与第四隔断(34)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100°;
所述第一隔断(31)与第四隔断(34)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药管腔在外管(2)侧的一面开设载药管腔释药孔;
所述载药管腔释药孔在外管(2)上总体呈螺旋形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载药管腔释药孔包括第一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1)、第二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2)及第三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3),其中:
所述的第一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1)沿所述第一载药管腔(41)的轴向分布;
所述的第二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2)沿所述第二载药管腔(42)的轴向分布;
所述的第三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3)沿所述第二载药管腔(43)的轴向分布;
所述的第一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1)的中心连线、第二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2)的中心连线、第三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3)的中心连线沿本体的轴向中心线呈等圆周角三等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相邻的第一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1)之间间隔5mm,该第一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1)距离所述胆道载药支架的端面的距离为5mm;
所述的相邻的第二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2)之间间隔5mm,该第二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2)距离所述胆道载药支架的端面的距离为7.5mm;
所述的相邻的第三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3)之间间隔5mm,该第三列载药管腔释药孔(93)距离所述胆道载药支架的端面的距离为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条(8)的个数为两条,两条定位条(8)的朝向相反;
所述的两条定位条(8)分别设置在距离所述载药胆道支架两端端面的10mm位置处;
靠近所述定位条(8)处开设引流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药管腔(4)内放置药物微球,所述载药管腔释药孔的直径:药物微球直径=0.4:0.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用塑料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胆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载的药物为盐酸吉西他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Bortezomi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8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立包厢式多功能循环活动餐厅
- 下一篇:票证表面紫外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