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驳岸砖及驳岸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4261.4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德;曹霞;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驳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驳岸结构,具体指一种生态驳岸砖及驳岸。
背景技术
河岸作为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是河流水陆交错带与河岸带的衔接部分,是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活跃功能区,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交换过程的载体。河岸生态系统的变化对水陆生态系统间的物流、能流和生物流发挥着廊道、过滤器和天然屏障等功能。
目前的驳岸基本采用毛石砌筑而成,这种传统的浆砌石等混凝土硬质河岸工程设计与生态河道的理念相违背。硬质河岸阻断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横向联系,没有考虑植物、水生和湿生生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和环境;河岸或河床的硬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降低了河流的自身净化能力,加重了水体污染。并且给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很大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复原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且方便驳岸施工的生态驳岸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复原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且方便驳岸施工的生态驳岸。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驳岸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的内腔的通孔;并且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将相邻箱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机构,避免了传统的浆砌砖所带来的问题。
较好的,所述箱体的顶面敞口,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上。
上述各方案中所的连接机构可以有多种,较好的,所述连接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上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与两倍的箱体侧壁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箱体优选为立方体和长方体。
所述卡槽的结构以能将箱体限位在相邻下层箱体上且能将下层的相邻两个箱体的侧壁定位为准,所述卡槽优选为“T”字型或“十”字型。
所述通孔有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各个侧壁上。
使用上述生态驳岸砖的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将各所述箱体沿驳岸线堆砌在一起,各所述箱体的空腔内填充有泥土,相邻箱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生态驳岸砖及驳岸,相较于现有技术有利于建立河道自身净化系统,搭起水、植物、动物等的生态通道,促进良好的生物链的形成,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抗冲刷能力,可以保护河岸,利于水土护持,防止雨水冲刷损毁、驳岸塌方和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有利于植物的扎根生长、水生和湿生生物的繁殖等活动,为水生动植物和两栖动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健康,美化驳岸和净化水质的作用,能够全面恢复河岸的自然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驳岸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驳岸砖堆砌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堆砌成驳岸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7和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驳岸砖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驳岸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生态驳岸砖包括:
箱体1,为空心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为长方体,其上端敞口,箱体1的四个侧壁上均间隔设有连通箱体内腔11的通孔12。
箱体1的底面上设有“十”字型卡槽13,两条卡槽的宽度均为箱体壁厚的两倍。
使用该驳岸砖筑起生态驳岸,如图6所示,
将各驳岸砖的内腔填充进泥土(图中未示出),然后将各驳岸砖沿驳岸线依次堆好,使相邻上层驳岸砖底面上的卡槽同时卡入到其下层相邻两块驳岸砖的壁上,这样,不仅使上、下层连接在一起,对下层相邻驳岸砖之间也具有加固作用。
重复上述操作,按设定要求铺堆接各驳岸砖,满足驳岸的长度和宽度要求。
实施例2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箱体1上卡槽13为“T”字型,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4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向喷洒清洗装置